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穿耳的词语解释
穿耳的意思
拼音:chuān ěr    注音:ㄔㄨㄢ ㄦˇ
使用场景
穿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形象或者标记了自己的身份。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外观、行为或言论上做出了突破性的改变,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通过某种方式来彰显自己的个性或特点。
例句
1. 他穿耳后,整个人变得时尚又有个性。2. 这个艺术家通过穿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3. 她决定穿耳,给自己一个新的形象。
基本含义
指通过耳洞穿孔,戴上耳饰,引申为改变或标记身份、地位或彰显个性。
基本解释

◎ 穿耳 chuān ěr
[pierce the ear lobe] 为佩戴耳环而在耳垂上扎眼儿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穿耳相关的成语,如穿耳挑水,穿耳楞挑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今天带了一个漂亮的耳环,他说他想穿耳来变得更帅气。2. 小学生:我听说过古代的贵族会穿耳戴耳环,他们一定很有身份。3. 初中生:我觉得穿耳是一种个性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个性。4. 高中生:我想在耳朵上穿孔戴耳环,这样可以给自己一个新的形象,也可以与众不同。5. 大学生:穿耳是一种改变自己形象的方式,我觉得这是一个勇敢的举动,也是一个表达自我的方式。
故事起源
穿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穿耳是一种常见的身份标记和装饰方式。贵族或富有的人会在耳朵上穿孔并戴上珠宝耳环,以显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因此,穿耳逐渐成为了改变或标记身份、地位或彰显个性的象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耳朵上穿孔,戴上耳饰,以改变自己的形象或标记自己的身份。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
详细解释

为戴耳环而在耳垂上穿孔。《庄子·德充符》:“为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恪 之才捷,皆此类也” 裴松之 注引《诸葛恪别传》:“母之於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於仁?” 唐 张籍 《昆仑儿》诗:“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拳不裹头。” 鲁迅 《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从前独将女人缠足穿耳,也可以说不过是区别。”

(0)
诗文中出现“穿耳”的诗词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其二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无言语,穿耳胡僧笑点头。

(0)

昆崙儿

昆崙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

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洲。

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

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

(0)

蛮中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

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0)

为痴绝和尚赞初祖达磨并马大师画象·其一

穿耳耳未尝穴,缺齿齿未尝折。

北度一苇可航,西归只履自挈。

或谓之空劫已前中流砥柱,或谓之拈花已后金口木舌。

或曰正宗别调,又曰直指曲说,皆非吾之所谓道也。

若夫求大乘器,走十万里,俟人作兴,器岂大乘。

夙负先觉,礼闻来学。学而知之,既远且邈。

负是四者,吾恐五竺之铁不足铸此错也。

(0)

岁日示众

今年年是去年年,此处何曾有变迁。

穿耳胡僧曾说破,梅花落尽柳生烟。

(0)

偈十六首·其十四

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临济德山,是何草芥。

向上一路,荆棘成林。更欲翻身,堕崖落堑。

总不动著,当处活埋。生机临时,翻成乱统。

穿耳胡僧葱岭去,夜行踏雪马蹄轻。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