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集中意志;专心。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寡人﹞体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鐘鼓之音,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於兹矣。”《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夫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 唐 钱珝 《授秘书少监赐紫卢光启守中书舍人制》:“ 卢光启 励精不怠,处默有伦,定志而静专其谋,好古而敏求其要。”
(2).立志;决意。《后汉书·苏竟传》:“人无愚智,莫不先避害然后求利,先定志然后求名。” 许地山 《东野先生》:“我已定志不离开她。”
- 基本含义
- 坚定的志向和决心。
- 详细解释
- 定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定”表示稳定、固定,第二个字“志”表示志向、目标。定志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坚定的志向和决心,不动摇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 使用场景
- 定志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理想、目标或事业充满信心和决心的状态。可以用于鼓励和劝勉他人,也可以用于自我激励和自我鼓舞。
- 故事起源
- 定志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中,刘邦派淮阴侯韩信去攻打赵国,韩信在临行前对刘邦说:“臣有定志,不再有二心。”意思是他已经下定决心,不再有任何动摇和迟疑。后来,定志就成为了一个形容坚定决心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定志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定”是动词,表示稳定、固定;“志”是宾语,表示志向、目标。
- 例句
- 1. 他定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2. 面对困难,我们要定志、坚持,不轻言放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定志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山顶上,手持一把旗帜,表示他坚定的志向和决心。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坚定决心相关的成语,如“坚定不移”、“志存高远”等,来拓展对于定志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定志要考上理想的中学。2. 初中生:我定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为国家争光。3. 高中生:我定志要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4. 大学生:我定志要创业,实现自己的创新理念。5. 职场人士:我定志要成为公司的高级经理,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