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知识渊博,或者形容某个领域的丰富多样。
- 例句
- 1. 他读过很多书,见多识广,真是个活生生的山海经。2. 这个博物馆里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文物,真是一部活生生的山海经。
- 基本含义
- 指古代中国的一本记载着山川、河流、地理、动植物等自然事物的书籍,也用来形容丰富多样的事物或知识。
- 基本解释
(1).书名。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作者不详。大约成书于 战国 时期, 西汉 初又有所增删。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部族、物产、草木、鸟兽、祭祀、医巫、风俗等,内容多怪异,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和史地材料,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2).喻指漫无边际的谈说。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今年夏天, 大保 放暑假回来,不是他们总在一起玩玩笑笑, 荷香 不是顶喜欢 大保 说‘山海经’吗?”《人民日报》1955.1.12:“在生产时间,别人都聚精会神注意机器,她却东奔西跑找人谈‘山海经’。”
(3).指利用山、水资源的措施。《人民日报》1983.9.13:“ 福建 的山和海,潜力大得很。 福建 要翻身,就要念好‘山海经’。”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山海经》的内容和历史背景,探索古代中国的文化和自然观念。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自然相关的成语,如“大海捞针”、“云雾缭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读过很多关于动物的书,我现在也成了小小的山海经。2. 初中生:他的知识真丰富,就像是个活生生的山海经。3. 高中生:他的阅读经历很广,可以说是一部现代山海经。4. 大学生:他在各个领域都有深入研究,真是一部活生生的山海经。
- 故事起源
- 《山海经》是古代中国的一部重要文献,由很多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期编写而成。它的目的是记录古代人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和想象,同时也包含了一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部书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宝典,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山海经”与丰富多样的事物或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自己正在阅读一本厚厚的书,里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山川、河流、动植物等自然事物,以及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山海经”三个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记载神话传说、地理风俗的重要文献之一。它记载了古代人对山川、河流、地理、动植物等自然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成语“山海经”常用来形容丰富多样的事物或知识,意味着广博的学问和丰富的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