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十字形交叉贯穿。《周礼·秋官·壶涿氏》:“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 贾公彦 疏:“以象牙从橭贯之为十字,沉之水中。”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十字》:“ 白乐天 诗:‘十字津头一字行。’十字,即古人所云午贯也。” 钱基博 《无锡光复志》:“ 无锡 非用武地,然陆路四闢……川河午贯。”
- 基本含义
-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即逝。
- 详细解释
- 午贯一词由“午”和“贯”两个字组成。“午”指的是中午,表示时间的中间点;“贯”指的是穿过、贯通。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就像中午一样转瞬即逝。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时间飞逝,提醒人们珍惜时间,警示不要浪费光阴。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个叫虞卿的人,他在齐国任官,一天他正午时分去见国君,国君问他为什么来得这么晚,虞卿回答说:“我刚刚到宫门口时,还是早上八点钟,结果一转眼就到了中午。”这个故事中的“一转眼”就是指时间过得很快,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午贯”。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名词“午”和动词“贯”组成。
- 例句
- 1.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年底,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2. 他一直沉迷于游戏中,不知不觉中午已经贯穿了整个下午。
- 记忆技巧
- 将“午贯”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站在中午的时刻,眨眼之间时间就过去了。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时间有关的成语,如“一日千里”、“日以继夜”等,可以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上课时间过得特别快,午贯就到了放学时间。2. 初中生: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是午贯。3. 高中生:高中三年转眼就过去了,感觉时间真是午贯啊。4. 大学生:大学四年一晃而过,时间真是午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