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几案面南,人坐砚北。指从事著作。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十:“ 唐 段成式 书云:‘杯宴之餘,常居砚北。’” 宋 晁说之 《感事》诗之一:“干戈难作墙东客,疾病犹存砚北身。”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太仆》:“惟以砚北之身,与丹黄为伍,读书质疑,已六易稿,尚未成书,今始卒业。”
- 基本含义
- 指书法、绘画的技艺高超,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 详细解释
- 砚北是由“砚台”和“北方”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砚台是用来磨墨的工具,象征着书法、绘画的技艺。北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视为高贵、崇高的象征。砚北形容书法、绘画的技艺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 使用场景
- 砚北常用于形容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中,用来赞美技艺高超的人。
- 故事起源
- 砚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一书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顾亭林的年轻人,他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技艺非常高超,被人称为“砚北先生”。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书法、绘画技艺高超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砚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砚台”和“北方”两个词组成。
- 例句
- 1. 他的书法水平已经达到了砚北的境界。2. 这幅画的技艺非常高超,可以说是砚北之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砚北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位于北方的砚台,上面放着一支书法笔,代表着高超的书法技艺。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书法、绘画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墨守成规”、“画龙点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技术真厉害,画得就像砚北一样。2. 初中生:他的书法水平已经达到了砚北,每个字都写得非常漂亮。3. 高中生:他的绘画技艺已经达到了砚北的境界,每一幅画都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