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策名委质的词语解释
策名委质的意思
拼音:cè míng wěi zhì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cè míng wěi zhì ㄘㄜˋ ㄇㄧㄥˊ ㄨㄟˇ ㄓㄧˋ

策名委质(策名委質)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 杜预 注:“名书於所臣之策。” 孔颖达 疏:“古之仕者於所臣之人书己名於策,以明繫属之也。”后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遂自立为 燕王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 渊 ﹞策名委质,守死善道,忠至义尽,为九州表。”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臣里閭孤贱,才无可甄,值 齐 网之弘,弛宾客之禁,策名委质,忽焉二纪。”《周书·李贤传论》:“及逢时值主,策名委质,或使烦莫府,或契阔戎行。” 唐 杨炯 《薛振行状》:“遂乃弹冠筮仕,策名委质。”

基本含义
指人才选拔应该以能力为准绳,不应该以名字或身份为依据。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看重名声和身份的人,提醒他们应该以实际能力和质量为选人的依据。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源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当时,齐国的襄公要选拔一位贤能的官员,他询问大臣们有什么好的人选。有一位大臣说:“有一位叫委质的人非常有才华。”襄公听到这个名字,认为委质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太好,就没有选用他。结果,委质后来被其他国家任用,并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襄公后悔不已,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于是创造了“策名委质”这个成语,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只看重名字。
词语结构
这个成语的结构是“策名委质”,其中“策”和“名”为动词,表示选拔和看重名字;“委质”为名词,表示委任和质量。
例句
1. 在选拔人才时,我们应该遵循“策名委质”的原则。2. 不要只看重名字,要以能力为准绳,实行“策名委质”的选拔制度。
记忆技巧
可以将“策名委质”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同时,可以通过构思一个与选拔人才相关的场景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选拔人才的原则和方法,学习如何公正地评估人的能力和质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选拔班级的班干部时,应该按照“策名委质”的原则,选出最能胜任的同学。2. 初中生:在担任学校学生会干部时,我们要坚持“策名委质”的标准,而不是只看重个人的名气。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时,学生们应该注重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而不是只依靠名校的声誉。因为“策名委质”才是真正的选择标准。
(0)
诗文中出现“策名委质”的诗词

读书

读书四更灯欲尽,胸中太华蟠千仞。

仰呼青天那得闻,穷到白头犹自信。

策名委质本为国,岂但空取黄金印。

故都即今不忍说,空宫夜夜飞秋燐。

士初许身辈稷契,岁晚所立惭廉蔺。

正看愤切诡成功,已复雍容托观衅。

虽然知人要未易,讵可例轻天下士。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

(0)

汤蛰仙求作明遗老朱舜水诗

后乐园中好树石,海波吞天滞魂魄。

九原想与夷齐游,徙倚祠门长太息。

当年东邻重忠义,潘侯倒屣迎宾客。

驹笼私第址堪寻,龙麓高坟碑未泐。

我游江户尝凭吊,窃敬此翁世莫识。

忽闻学社噪杭州,归骨建祠争甚力。

斯人辟世虽不返,故国旧君心匪易。

纷纷正欲废大伦,谬托同心定何益。

策名委质义难背,自许英灵照肝膈。

善学柳下有不可,妄附紫阳渠所斥。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