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打脊的词语解释
打脊的意思
拼音:dǎ jǐ    注音:ㄉㄚˇ ㄐㄧˇ
基本解释

鞭笞背部。古时肉刑的一种。亦用作詈词。犹该死。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卢延让 《哭边将诗》曰:‘自是磠砂发,非干礮石伤。牒多身上职,盎大背边疮。’人谓此是打脊诗也。”《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打脊魍魎!你这廝许了我人情又不还。”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打脊的髠囚!怎敢把爷违拗!”《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王兴 ﹞駡道:‘打脊贱人!见我恁般苦,不去问你使头借三五百钱来做盘缠?’”使头,家主。 明 徐渭 《南词叙录》:“打脊,古人鞭背,故詈人曰打脊, 唐 之遗言也。”

基本含义
指打人背部肩膀的行为,也用来比喻批评或责备他人。
详细解释
打脊一词来源于民间,原指按摩背部肩膀的行为,具有舒缓疲劳、放松肌肉的作用。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比喻批评或责备他人,用以形容对他人的行为或言论进行批评或责备。
使用场景
打脊这个成语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批评或责备他人的场合。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不满或不认同,或者提醒他人改正错误。
故事起源
关于打脊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据说它起源于古代民间。在古代,人们常常以按摩背部肩膀的方式来舒缓疲劳和放松肌肉。后来,这个动作的含义被引申为批评或责备他人的行为。
词语结构
打脊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打”和“脊”。其中,“打”表示行动,动词;“脊”表示背部肩膀的部位,名词。
例句
1. 他经常对同事的工作不满意,总是打脊批评。2. 老师打脊批评了他的不认真学习。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按摩他人的背部肩膀,然后想象自己在批评或责备他人时也像按摩一样,用言语“打脊”。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批评、责备相关的成语,如“指桑骂槐”、“斥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打脊批评了我因为没有完成作业。2. 初中生:班主任打脊严厉批评了迟到的同学。3. 高中生:老师打脊批评了同学们上课不认真听讲。4. 大学生:导师打脊批评了我研究项目的不足之处。
(0)
诗文中出现“打脊”的诗词

五言诗·其五

富饶田舍儿,论请实好事。

度种如生田,宅舍青烟起。

槽上饲肥马,仍更卖奴婢。

牛羊共成群,满圈养生子。

窖内多埋谷,寻常愿米贵。

里政追役来,坐著南厅里。

广设好饮食,多须劝遣醉。

追车即与车,须马即与马。

须钱便与钱,和市亦不避。

索面驴驼送,续后更有雉。

官人应须物,当家皆具备。

县官与恩宅,曹司一家事。

纵有重差科,有钱不怕你。

贫穷田舍汉,庵子□孤栖。

两共前生种,今世作夫妻。

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

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

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

里政追庸调,村头共相催。

幞头巾子路,衫破肚皮开。

体上无裈裤,足下复无鞋。

丑妇来恶骂,啾唧搦头灰。

里政被脚蹴,村头被拳搓。

驱将见朋友,打脊趁回来。

租调无处出,还须里政倍。

门前见债主,入户见贫妻。

舍漏儿啼哭,重重逢苦哉。

如此更穷汉,村村一两枚。

(0)

五言白话诗·其十五

奴人赐酒食,恩言出义气。

无赖不与钱,蛆心打脊使。

贫穷实可怜,饥寒肚露地。

户役一槩差,不办棒下死。

宁可出头坐,谁肯被鞭耻。

何为抛宅走,良由不得止。

(0)

五言诗·其六

当官自慵懒,不勤判文案。

寻常打酒醉,每日出逐伴。

衙日唱稽逋,佐史打脊烂。

更兼受取钱,差科放却半。

狂棒百姓死,荒忙怕麦散。

赋敛既不均,曹司即潦乱。

啾唧被人言,御史秉正断。

除名仍解官,告身夺入案。

宅舍不许坐,钱财即分散。

路人见心酸,傍看罪过汉。

一则耻妻儿,二则羞同伴。

无面还本乡,诸州且游观。

(0)

回波乐·其八十七

有钱不造福,甚是老愚痴。

自身不吃著,保投受妻儿。

打脊眼不痛,十指不同皮。

饱吃身自稳,饿肚身自饥。

积十年调宁,知身得几时。

一朝身磨灭,万事不能窥。

妻嫁后人妇,子变他家儿。

奴婢换曹主,马即别人骑。

闻强急修福,莫于百年期。

(0)

回波乐·其九十一

兀兀自免身,拟觅妻儿好。

切迎打脊使,穷汉每文□。

枉法剥众生,财是人髓脑。

报绝还他债,家家惣须到。

智者星星行,愚人自缠绕。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