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审己多用于教育、道德、自我反思等方面的讨论和指导中。它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做出决策或行动之前先审视自己的动机和意图,以避免犯错误或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
- 例句
- 1. 他经常审己,所以在工作中很少犯错误。2. 作为一个领导者,你应该懂得审己,以便更好地引领团队。
- 基本含义
- 审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 基本解释
省察自己。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二端》:“内动於心志,外见於事情,修身审己,明善心以反道者也。”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不为利回,不为义疚,临宠审己,不动其守,可谓纯洁皓素,绰有餘裕者已。”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自我反省相关的成语,如“反省自问”、“修身养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睡觉前都会审己,想想自己有没有做错事情。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时刻审己,提升自己的品德和学习成绩。3. 高中生:面对考试失败,我意识到我需要审己,找出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4. 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我会不断审己,思考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道路。
- 故事起源
- 《论语·子罕第十五》中有一则关于孔子的故事,他说:“我每天晚上都审己,我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要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审己”拆分为“审”和“己”两个部分记忆。同时,可以将“审己”与自我反省、道德修养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
- 词语结构
- 审己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审”表示审查、审理,第二个字“己”表示自己。
- 详细解释
- 审己是指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省和审查,以发现错误并改正自己的过失。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应该自我检讨,正视自己的问题,以便在道德和行为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