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 毛 传:“九围,九州也。” 郑玄 笺:“式,用也。”后以“式围”称九州。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鬼方》:“ 汤 时 鬼方 已内属於式围之中,而復叛於中衰之日,故 高宗 伐之以中兴 殷 道也。”
- 基本含义
- 形式上围住,实质上无法限制。
- 详细解释
- 式围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式”意为“形式”,第二个字“围”意为“围绕”。合在一起,表示在形式上围住,但实质上无法限制。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有所限制或约束,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束缚力量。
- 使用场景
- 式围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局面或状态,表明虽然表面上有一定的限制或约束,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束缚力量。可以用于各种社交、工作或学习场景中,例如形式上的规定或约束,但实际上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绕过。
- 故事起源
- 式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吴起被秦国围困在了一座山城里。吴起利用山城的地形,采取了巧妙的战略,成功脱困。后来人们用“式围”来形容吴起的智慧和能力。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例句
- 1. 虽然公司有一些规定,但我们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式围。2. 在这个制度下,我们要善于找到式围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式围”与“形式围住”联想起来,形象地表示在表面上有所限制,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束缚力量。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限制、约束相关的成语,如“束缚手脚”、“桎梏”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但我可以找到式围的方法,把它们都完成。2. 初中生:虽然学校有一些规定,但我们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式围,享受更多的自由。3. 高中生:虽然高考对我们有一定的限制,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智慧式围,实现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虽然课程安排紧凑,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时间管理式围,兼顾学习和社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