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适用于描绘自然景观,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气质高远、独特。
- 例句
- 1. 这座山峰杳窕入云,令人心生敬畏。2. 他的气质杳窕高远,与众不同。
- 基本含义
- 形容景物高远、独特。
- 基本解释
渺远;深邃。 唐 杜甫 《白沙渡》诗:“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南俯深涧,涧外皆山相联,下有大树,杳窕望莫际。”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诗词、散文来进一步了解杳窕这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了一座杳窕入云的山峰。2. 初中生:这幅画展现了一幅杳窕的山水画。3. 高中生:她的气质杳窕高远,让人难以忘怀。
- 故事起源
- 杳窕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原文是“杳窕其顶”,意为山峰高耸入云。后来,人们将其作为成语使用,用来形容高远、独特的景色。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杳窕这个成语与高山峻岭的景色联系起来,想象一座杳窕入云的山峰,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杳窕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杳指远,窕指高。杳窕形容景物高远、独特,常用来形容山川、景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