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艾虎的词语解释
艾虎的意思
拼音:ài hǔ    注音:ㄞˋ ㄏㄨˇ
使用场景
艾虎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表现出众,具备非凡的才能或技能。可以用来赞美别人的能力、勇气或坚持不懈的精神。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工作、学习、竞赛等各个领域。
例句
1. 他在音乐方面可谓是艾虎一般,无人能及。2. 这个团队里有几个艾虎,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高。3. 她在运动中展现出的艾虎精神令人钦佩。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出众的能力或特点。
基本解释

古俗,端午日采艾制成虎形的饰物,佩戴之谓能辟邪祛秽。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掺艾虎》:“《岁时杂记》:‘端五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王沂公 《端五帖子》云:‘釵头艾虎辟羣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五月朔,家家悬硃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艾虎相关的成语,如“艾艾虎虎”、“艾人有以”等,以丰富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游泳比赛中游得很快,真是一个小艾虎。2. 初中生:她的绘画技巧非常出色,简直就是一个艾虎。3. 高中生:他在科学竞赛中获得了冠军,展现出了艾虎一般的才能。4. 大学生:这个项目组的几个成员都很优秀,每个人都是一个艾虎。5. 成年人:他在商界拥有非凡的商业头脑,是一个真正的艾虎。
故事起源
艾虎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艾虎的人,他勇敢无畏,力大无比,能够单独与虎搏斗。因此,艾虎成为了一个象征勇猛和力量的代名词。
英文翻译

1.【医】Mustela eversmanni Lesson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艾虎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勇猛的虎在艾草丛中奋力前行,象征着一个人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词语结构
艾虎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艾”表示坚韧和顽强,名词“虎”表示力量和勇气。
详细解释
艾虎是由“艾”和“虎”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艾”是一种草本植物,象征着坚韧和顽强;“虎”是一种强大的动物,象征着力量和勇气。艾虎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出众的能力或特点,可以比喻为“强如虎”。
(0)
诗文中出现“艾虎”的诗词

贺新郎·其二端午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样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0)

贺新郎·其四端午和刘潜甫韵

小满吴蚕吐。乍阴晴、春红消歇,黄梅迎暑。

刮眼风尘纷未了,遍地蒲人艾虎

何处觅、龙舟竞渡。

横笛短箫江上远,但关山、烽火传鼙鼓。

请拔剑,为君舞。花花世界遽如许。

算英雄、百年成败,一杯残醑。

金紫貂蝉长在否,不抵枕中炊黍。

又看尽、蛮争触怒。

读破离骚还痛饮,叹吴侬、更比湘累苦。

只一醉,忘今古。

(0)

齐天乐·其二端午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0)

消息/永遇乐.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

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数。

绿窗纤手,朱奁轻缕。争斗彩丝艾虎

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蜡酒深斟,菖菹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算何须、楚王雄风,方消畏暑。

(0)

卜算子.端午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

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

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0)

满庭芳.姑苏午日次素庵韵

旧柳浓耶,新蒲放也,依然风景吴阊。

去年今午,何处把霞觞。

赢得残笺剩管,犹吟泛、几曲回塘。

伤心事,飞来双燕,絮语诉斜阳。

石榴花下饮,吊花珠泪,还倚花藏。

过一番令节,如度星霜。

向晚竹窗萧瑟,凄凄雨、先试秋凉。

难回想,彩丝艾虎,少小事微茫。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