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商 朝 孤竹国 国君的封号。《史记·伯夷列传》:“ 伯夷 、 叔齐 , 孤竹君 之二子也。” 司马贞 索隐:“ 孤竹君 ,是 殷汤 三月丙寅日所封。相传至 夷 齐 之父,名 初 ,字 子朝 。”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大家便换了方向,把躺着的 伯夷 和坐着的 叔齐 围起来。有几个是认识他们的,当场告诉人们,说这原是 辽 西的 孤竹君 的两位世子。”
- 基本含义
- 指无人相助、孤立无援的境地。
- 详细解释
- 孤竹君是由“孤”和“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一个人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没有人能够帮助或支持他。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困境中没有得到任何帮助或支持的情况,强调他的孤独和无助。
- 故事起源
- 孤竹君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策·齐策二》。据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叫孤竹的人,他非常聪明但性格孤僻,没有朋友。有一天,齐国遭到敌国的侵略,孤竹君被困在了城中,无人能够帮助他。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孤独无助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孤”和“竹”。
- 例句
- 1. 他在陌生的城市里感到孤独无助,就像是孤竹君一样。2. 在困难时期,他没有得到任何支持,感觉自己成了孤竹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竹子,周围没有其他的植物或人类,表示孤独无助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孤独无助相关的成语,如“孤掌难鸣”、“孤军奋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在新学校里没有朋友,感觉自己像是孤竹君。初中生:他在比赛中没有队友的支持,就像是孤竹君一样。高中生:她在异乡求学,没有家人的陪伴,感觉自己成了孤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