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粝食的词语解释
粝食的意思
拼音:lì shí    注音:ㄌㄧˋ ㄕㄧˊ
使用场景
粝食一词常用于描述贫困、艰苦的生活条件,也可以用来比喻生活简朴、不奢华。
例句
1. 这个家庭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一直过着粝食的日子。2. 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只能吃粝食维持生计。
基本含义
指简单的、粗糙的食物。
基本解释

粗恶的饭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夸布服糲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糲,粗米也。” 唐 姚合 《哭费拾遗徵君》诗:“服儒师道旨,糲食卧中林。”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糲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贫困、艰苦生活的成语,如“贫困潦倒”、“穷得只剩下脑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住在山区,有时候只能吃粗粮,过着粝食的生活。2. 初中生: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差,过着粝食的日子。3. 高中生:在农村,有些家庭还在吃粗粮,过着粝食的生活。4. 大学生:即使是在大城市,有些人因为经济困难,也只能吃粗糙的食物,过着粝食的日子。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的大夫公孙宏因为家境贫寒,过着吃粗粮的生活。后来,公孙宏成为了一个很有成就的人物,但他对自己贫困时的生活仍然保持着深刻的记忆。这个故事中的“粝食”一词逐渐成为了形容贫困生活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贫困的环境中,只能吃粗糙的食物来满足生活需求。
词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粝食是由“粝”和“食”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粝”指的是粗糙的谷类食物,如粗粮、杂粮等;“食”指的是食物。粝食一词原指简单的、粗糙的食物,后来引申为生活艰苦、贫困的生活状态。
(0)
诗文中出现“粝食”的诗词

赵文远见和用韵答之

粝食粗衣饱暖时,从他鼻涕自垂颐。

万金药岂世无有,九折臂馀人始知。

过雨沾香辞落蒂,随风飞絮趁游丝。

我无妙语酬春事,惭愧新歌值凤吹。

(0)

道间即事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0)

忆庐山旧居

粗衣粝食老烟霞,勉把衰颜惜岁华。

独鹤秪为山客伴,闲云常在野僧家。

丛生嫩蕨黏松粉,自落乾薪带藓花。

明月清风旧相得,十年归恨可能赊。

(0)

观采茶作歌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弊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0)

早发黄河即事

晨发大河上,曙色满船头。

依依树林出,惨惨烟雾收。

村墟杂鸡犬,门巷出羊牛。

炊烟绕茅屋,秋稻上陇丘。

尝新未及试,官租急徵收。

两河水平堤,夜有盗贼忧。

长安里中儿,生长不识愁。

朝驰五花马,暮脱千金裘。

斗鸡五坊市,酣歌醉高楼。

绣被夜中酒,玉人坐更筹。

岂知农家子,力穑望有秋。

短褐常不完,粝食常不周。

丑妇有子女,鸣机事耕畴。

上以充国税,下以祀松楸。

去年筑河防,驱夫如驱囚。

人家废耕织,嗷嗷齐东州。

饥饿半欲死,驱之长河流。

河源天上来,趋下性所由。

古人有善备,鄙夫无良谋。

我歌两河曲,庶达公与侯。

凄风振枯槁,短发凉飕飕。

(0)

自遣

粝食粗衣随分过,堆金积帛欲如何。

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