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拈阄的词语解释
拈阄的意思
拼音:niān jiū    注音:ㄋㄧㄢ ㄐㄧㄨ
使用场景
拈阄常用于决定团队中事物的归属或顺序,例如决定谁来做某项任务、谁先发言、谁先上场等。此外,拈阄也可以用于解决争议或抉择,帮助人们公平地做出决策。
例句
1. 我们可以通过拈阄的方式决定谁来主持会议。2. 他们用拈阄的方式决定了比赛的出场顺序。
基本含义
拈阄是指通过抽签或抓阄的方式来决定事情的归属或顺序。
基本解释

◎ 拈阄,拈阄儿 niānjiū,niānjiūr
[cast lots] 用几张小纸片暗写上字或记号,作成纸团,由有关的人各取其一,以决定权利或义务该属于谁。也叫“抓阄儿”

延伸学习
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抽签的方式和相关习俗,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抽签"和"抓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用拈阄的方式决定谁来当班长。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通过拈阄的方式决定谁上台演讲。3. 高中生:我们用拈阄的方式决定了比赛的分组。4. 大学生:我们通过拈阄的方式来决定谁来组织活动。5. 成年人:我们用拈阄的方式决定了公司内部的岗位调整。
故事起源
拈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两位官员争夺同一个职位,但无法决定谁更适合。于是,他们决定通过拈阄的方式来决定归属。结果,其中一位官员抽中了更高的签,得到了这个职位。从此以后,人们将通过抽签决定事情归属的方式称为拈阄。
记忆技巧
可以将"拈阄"这个成语与抽签或抓阄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抽签的过程中,紧张地拈取一支签或阄,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拈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详细解释

用几张小纸片暗写上字或记号,作成纸团,由有关的人各取其一,以决定权利或义务该属于谁。《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我与你都一般与主公出力,何必计较?我二人拈鬮,拈着的先去。”《明史·选举志三》:“选举、迁除,一切由吏部,其初用拈鬮法,至 万历 间变为掣籤。”《红楼梦》第五十回:“话説 薛宝釵 道:‘到底分个次序,让我写出来。’説着便令众人拈鬮为序。” 巴金 《家》六:“于是父亲只得求助于拈阄的办法,把两个姑娘的姓氏写在两方小红纸片上,把它们揉成两团,拿在手里,走到祖宗的神主面前诚心祷告了一番,然后随意拈起一个来。 李家 的亲事就这样地决定了。”

(0)
诗文中出现“拈阄”的诗词

庚午四月廿七日章君塍粟补举消寒第九集赋此

一饮一啄关定数,一死一生数尤注。

消寒仅传九九图,冬去春来春又去。

异哉此会独延长,是何濡滞必有故。

忆从去冬赏菊筵,无少无长十人与。

当筵序齿整无零,五百八十寿诗赋。

消寒荟萃十一人,首倡冬月廿九辰。

社主兴豪先开宴,言定拈阄依次轮。

轮台已过病夫会,九转消寒待君身。

时则病夫未病也,而君无病忽吟呻。

河鱼腹疾将奈何,绵延床蓐历数旬。

历数旬,会遂停,君病将痊病夫病。

汤药纵尝难续命,可怜未满来复期,地下修文病夫应。

幸君病体日渐康,调摄经旬病若忘。

清门席上近相见,依然饮啖竟如常。

今且补作消寒会,宝墨楼头文宴张。

况兼补缺有钱起,虽较病夫少十载。

若从今岁算相加,亦与去年数相似。

得此天然玉合子,不惟消寒一局缺者完,抑且庆祝六百将自后年始。

(0)

风流子·其二感怀

踏歌归去也,纶竿上、高挂黑羊裘。

喜有意近人,犹存幽竹,忘机似我,惟有浮鸥。

不须问,两丸新日月,几箭旧春秋。

若说买名,徒低酒价,但言罟利,恐涴渔舟。

兴亡谁家事,高粱上、怕听燕子啾啾。

且向松关喂鹤,柳道骑牛。

有奇书下酒,灯前破瓮,好风吹韵,花下拈阄

如此一生足矣,何必封侯。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

厌随女伴戏拈阄,欲问来鸿自上楼。

最是无凭书里约,丈夫心事曲如钩。

(0)

园居即事·其一

深惭堂构负贻谋,检校琅函觅好修。

竹树渐看三径满,琴樽幸藉一毡留。

析疑烛剪宵中雨,学画山呈老外楼。

逸兴更邀群季咏,惯搜癖事互拈阄

(0)

同大兄馨闻蒋子劲草秋窗坐雨

偶然成小集,暮雨坐来清。

道气深畴昔,天真老弟兄。

拈阄分险韵,得句乱秋声。

有酒今朝事,何须问世情。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