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童乌一词常用于形容年幼的孩子或者对事物认识不深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或经验不够成熟,缺乏判断力和见识。
- 例句
- 1.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他还是个童乌,不懂得如何处理。2. 虽然他已经是个大人了,但在这方面还是个童乌。
- 基本含义
- 指年幼无知的人。
- 基本解释
(1). 汉 扬雄 子。九岁时助父著《太玄》,早夭。事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后因以指早慧而夭折者。 宋 苏轼 《悼朝云》诗:“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 童乌 与我《玄》。” 康有为 《赠龙冈先生》诗:“勿为 童乌 摧壮气,若为霜隼击高秋。”
(2).指早慧儿。 清 陈维崧 《虎儿行》:“鹤柴五日一休沐,膝下徧箸三 童乌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年幼、无知相关的成语,如“童心未泯”、“童言无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还是个童乌,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2. 初中生:他虽然已经是个青少年了,但在这方面还是个童乌。3. 高中生:他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太少了,真是个童乌。4. 大学生:尽管他已经上大学了,但在这个领域还是个童乌。
- 故事起源
- 童乌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吕氏春秋·季氏》一书。故事中,季氏的国君季文子曾经问一位年轻的童子:“你见过乌鸦吗?”童子回答:“我见过。”季文子继续追问:“这只乌鸦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童子回答:“我不知道。”季文子笑着说:“你只知道乌鸦,但不知道乌鸦的颜色,你还是个童乌啊!”从此,童乌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年幼无知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年幼的孩子站在乌鸦旁边,表示他对乌鸦的认知非常有限,就像是一个童乌一样。
- 词语结构
- 童乌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童乌是由“童”和“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童”指的是年幼的孩子,“乌”指的是乌鸦。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年幼无知的人,表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