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鼾息的词语解释
鼾息的意思
拼音:hān xī    注音:ㄏㄢ ㄒㄧ
使用场景
成语“鼾息”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睡觉时的呼吸声,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环境的安静和宁静。比如可以用于以下场景:1. 描述一个人沉睡时的深沉呼吸声:他一夜都在鼾息声中度过。2. 形容安静的环境:深夜,整个城市都陷入了鼾息般的寂静。
例句
1. 他一夜都在鼾息声中度过,没有醒来一次。2. 整个教室里都是同学们的鼾息声,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
基本含义
鼾声和呼吸声。形容睡眠时的深沉呼吸声或者形容安静的环境。
基本解释

(1).鼾声。 宋 朱熹 《熹伏蒙判院丈垂示用韵喜晴之句率尔奉酬伏乞笑览》诗:“客枕终难稳,归来鼾息深。”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流汐涨》:“这晚上的催眠歌,就是父亲的抽噎声。不久,孩子也因着这声就发出微细的鼾息。” 周立波 《第一夜》:“他又放倒了身躯,发出了鼾息。”
(2).气喘。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 申王 有肉疾,腹垂至骭,每出,则以白练束之。至暑月,常鼾息不可过。”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鼾息”感兴趣,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睡眠和安静相关的成语,比如“鸦雀无声”、“寂静无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晚上,我听到了爸爸的鼾息声。2. 初中生:教室里一片鼾息声,同学们都在睡觉。3. 高中生:整个宿舍楼都是室友们的鼾息声,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4. 大学生:熬夜写论文的时候,我能听到整个图书馆里同学们的鼾息声。5. 成人:每天晚上,我都能听到丈夫的鼾息声,知道他睡得很香。
故事起源
成语“鼾息”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曹刿的智者,他在与敌国战斗时,以他的智慧和策略,使得自己的国家能够在敌人的进攻中获得胜利。曹刿在战斗结束后,因为过度劳累,他在回到自己的家中后倒在床上,发出了沉重的鼾息声。这个故事中的“鼾息”形象地描绘了曹刿疲惫不堪的状态,也成为了成语“鼾息”的来源。
英文翻译

1.【医】 stertor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鼾息”。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床上鼾声如雷,形象地描绘出深沉的呼吸声。
词语结构
成语“鼾息”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其中,“鼾”是形容词,表示深沉的呼吸声;“息”是名词,表示声音的静止和安静。
详细解释
成语“鼾息”是由“鼾声”和“息声”组成的。它主要用于形容人们在睡眠时发出的深沉呼吸声,也可以用来形容安静的环境,没有声音和动静。
(0)
诗文中出现“鼾息”的诗词

偃松行

龙门西冈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

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持。

春泥半封朽死骨,冻藓全聚皴生皮。

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垂。

蛰雷振岳撼不动,一载一梦醒何迟。

政如卧龙未起日,深意有待风云期。

太湖月出照夜魄,天峰雪积埋寒姿。

涛声时吼若鼾息,野老惊起山僧疑。

左仰右屈各异态,天自出巧非人为。

画师安能把笔写,稚子岂敢操斤窥。

杜陵枯楠已憔悴,蜀相老柏非瑰奇。

何如此树怪且寿,呵卫定想烦灵祇。

不知已阅几人代,游客过尽今存谁。

明堂屡兴不见取,得全正爱同支离。

我尝来观忍遽反,醉坐其上高吟诗。

葛陂筇竹亦腾化,神物终去可久羁。

何当一叱使飞起,载我万里游天池。

他年还访旧城郭,正是白鹤归来时。

(0)

晓枕三首·其二

卧闻赤脚鼾息,乐哉栩栩蘧蘧。

病夫心口相语,何日佳眠似渠。

(0)

熹伏蒙判院丈垂示用韵喜晴之句率尔奉酬伏乞笑览

客枕终难稳,归来鼾息深。

晓鸡回远梦,缺月挂空林。

冰谷晨加帽,晴窗昼解襟。

诗筒多妙语,仍喜旧盟寻。

(0)

宫词一百首·其十三

夜深雪压内门前,一榻还惊四璧天。

上相传觞妻拥炭,归来鼾息顿安眠。

(0)

甲午岁暮感事诗·其八

发祥云彩记芒砀,丰沛由来是故乡。

裕国黄金挥已尽,连城白璧碎无光。

头衔早驾陪都上,鼾息岂容卧榻旁。

使气更怜程不识,算来不值一钱偿。

(0)

夜中

生涯攘攘驱头脚,兀坐何如独夜中。

跬步书城一身大,残更茗碗十年同。

静闻鼾息矜犹醒,略数名心遣未空。

绕梦灵椿思絮语,乱鸡初雪此灯红。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