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地方或组织内部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如:“这家公司是人才林囿,各个岗位上都有非常出色的人才”。
- 例句
- 1. 这个高科技园区是人才林囿,吸引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2. 这所大学是人才林囿,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毕业生。
- 基本含义
- 指人才聚集的地方或范围。
- 基本解释
(1).林园。 三国 魏 曹植 《龙见贺表》:“圣德至理,以致嘉瑞。将栖凤於林囿,豢龙於陂池,为百姓旦夕之所观。”
(2).比喻人物聚集的地方。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士则别有士之渊藪者,儒则别有儒之林囿者,昧王霸之殊统,文质之异尚。”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瞽宗、辟雍、泮宫、柱下,固册府礼乐之渊渚,师友讲习之林囿也。”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人才相关的成语,如“人才济济”、“人才辈出”等,可以进一步丰富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是人才林囿,有很多同学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2. 初中生:这个社团是人才林囿,里面有很多有才艺的同学。3. 高中生:这个学校是人才林囿,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4. 大学生:这个实验室是人才林囿,吸引了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
- 故事起源
- 成语“林囿”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年》中。宣公十年时,晋国国君宣公在国内推行改革,赋予有才能的人更多的权力和机会。为了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他在国内设立了许多聚集人才的地方,称之为“林囿”。这个故事的出现,使得“林囿”成为了形容人才聚集的地方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林囿”联想成一个有很多树木的围栏,树木代表人才,围栏代表聚集的地方。
- 词语结构
- 主语+是+人才林囿
- 详细解释
- 林囿源自于古代帝王狩猎时设立的围栏,用于围住猎物。后来引申为指人才聚集的地方或范围。比喻某个地方聚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