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文言文或正式场合,用来批评那些品德败坏、行为不端正的人。
- 例句
- 1. 他虽然年纪轻,但已经是个病齿了,连朋友都背叛了他。2. 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个病齿,他经常欺骗顾客,赚取不义之财。
- 基本含义
- 形容牙齿有病。比喻行为不正派,品德不端正。
- 基本解释
牙病;牙齿痛。亦指有病的牙齿。 金 刘迎 《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诗:“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復后,寸进退还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题跋》:“ 冯海粟 先生子 振 题《杨妃病齿图》云:‘ 华清宫 一齿痛; 马嵬坡 一身痛;“ 渔阳 鼙鼓动地来”,天下痛。’”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品德有关的成语,如“败坏风气”、“道貌岸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个病齿,经常欺负同学。初中生:那个学生作弊被老师发现了,真是个病齿。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贪污受贿,品德真是病齿不堪。
- 故事起源
- 《庄子·养生主》记载了一个关于病齿的故事。相传古代有位名叫昆仑的人,他的牙齿非常坚固,从不生病。一天,他去看望一个朋友,朋友问他为什么牙齿那么健康。昆仑回答说:“我的牙齿从小就有病,所以我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不吃甜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病齿在现代汉语中有贬义,但在古代却是一种正面的品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牙齿生了病,变得黑黄、腐烂,这个人的品德也变得不正派了,行为不端正了。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形容词“病”和名词“齿”组成。
- 详细解释
- 病齿是由“病”和“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病齿原指牙齿有病,后来引申为比喻人的行为不端正,品德败坏。用来形容人的道德败坏程度非常严重,如同患有牙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