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挂漏 guàlòu
[think of one and omit ten thousand] “挂一漏万”的略语。指事多而疏忽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唐· 韩愈《南山》
事事挂漏,色色穷空,症候转危,景象愈蹙。——宋· 李昂英《宝祐甲寅宗正卿上殿奏剳》
- 详细解释
亦作“掛漏”。犹遗漏。 元 周伯琦 《自顺宁府晚宿雷家驿》诗:“纪胜犹挂漏,观风能宣旬。”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自后言官所举,尤为掛漏。” 鲁迅 《书信集·致沉兼士》:“文学史稿编制太草率,至正月末约可至 汉 末,挂漏滋多。”
- 基本含义
- 形容暴露秘密或隐患。
- 使用场景
- 挂漏一词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缺点、弱点或漏洞被人发现或揭露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隐私被泄露,或者指代组织或制度的不完善被揭示。例如,当某人的行为不当被曝光时,可以说他的挂漏被揭穿了。
- 故事起源
- 《论语·公冶长》中有一则故事,说孔子曾经问公冶长:“有何可学于事?”公冶长回答说:“有挂漏。”孔子对此表示不解,公冶长解释说:“挂漏者,人之所隐而他人之所见也。”这个故事中首次出现了“挂漏”一词,后来逐渐演变成成语。
- 词语结构
- 挂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挂”是动词,意思是悬挂;“漏”是名词,指漏洞。
- 例句
- 1. 他的挂漏终于被揭穿了,大家都知道他的不良嗜好了。2. 这个系统设计存在挂漏,需要及时修复。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挂漏”这个词语与“秘密暴露”或“缺点被揭露”这样的意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挂着漏洞的衣服被人发现或撕开的情景,以此来记忆“挂漏”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破绽百出”、“漏洞百出”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忘记了把作业本放进书包里,这就是他的挂漏。2. 初中生:老师发现了他抄袭作业的事,他的挂漏终于被揭穿了。3. 高中生:学生会选举的过程中,候选人的挂漏被媒体曝光,导致他最终落选。4. 大学生:公司内部的财务漏洞被员工揭发,这是一次重大的挂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