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举世的词语解释
举世的意思
拼音:jǔ shì    注音:ㄐㄨˇ ㄕㄧˋ
基本解释

◎ 举世 jǔshì
[throughout the world] 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近义词

环球、全球

英文翻译

1.all over the world; the world over; throughout the world; universally

详细解释

全世界;普天下。《庄子·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唐 方干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诗:“羣书已熟无人似,五字研成举世传。”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七七’开抗战,君自海外回。东进杀 倭 寇,举世惊风雷。”

基本含义
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使用场景
举世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某个事件、某个成就或某个观点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演讲等场合。
故事起源
举世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篇》中:“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称赞,就不需要再加以劝说;如果一个人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非议,就不需要再加以沮丧。后来,这个成语“举世”就逐渐演变为表示普遍性和广泛认可的意思。
词语结构
举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举”是动词,意思是举起、提出;“世”是名词,意思是世界。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某个事物或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
例句
1. 这位科学家的发现在举世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2. 这部电影在举世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举世”这个成语与“全世界”这个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举起一个地球,象征着某个事物或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举世”相关的成语,如“举世无敌”、“举世闻名”等,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部动画片举世闻名,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看。2. 初中生:这位运动员在举世比赛中取得了金牌,成为了我们国家的骄傲。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举世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赞赏。
(0)
诗文中出现“举世”的诗词

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一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

鸟声上复下,天气晴还阴。

节改一时事,人怀千古心。

谁云子期死,举世无知音。

(0)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0)

示孟郊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0)

圣贤

圣贤性分良难并,好恶情怀岂得同。

荀子书犹非孟子,召公心未悦周公。

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闇蒙。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0)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0)

访村老

强健如翁举世稀,夜深容我叩门扉。

大儿叱犊戴星出,稚子捕鱼乘月归。

骨肉团栾无远别,比邻假贷不相违。

人间可羡惟农亩,又见秋灯照捣衣。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