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正籍常用于形容政府官员或其他公职人员具有廉洁奉公的品质。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原则,不为个人利益而动摇。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个正籍的官员,从不接受贿赂。2. 她在面对诱惑时始终保持正籍的品质,不为个人利益而动摇。
- 基本含义
- 正直廉洁,不为私利所动
- 基本解释
文籍的正本。与“副籍”相对。《宋史·食货志上一》:“ 嘉定 以来之经界,时至近也,官有正籍,乡都有副籍,彪列昈分,莫不具在,为乡都者不过按成牘而更业主之姓名。”
指赋税。《管子·轻重甲》:“请以令使贺献、出正籍者必以金,金坐长而百倍。” 马非百 新诠:“正籍,谓民之赋税。”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正直、廉洁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廉洁奉公”、“清廉正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正籍的老师,为学生们树立榜样。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保持正籍的品质,为同学们服务。3. 高中生:在高考备战期间,我要坚持正籍,不为利益所动,努力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时刻保持正籍的品质,为社会做出贡献。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词语“正籍”。
- 故事起源
- 正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孔子对子罕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正而不求全,故去之。”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在做事情时要有正直的品质,不为自己的私利而追求完美。
- 记忆技巧
- 你可以通过将“正”字与正直、廉洁等词联系起来,将“籍”字与身份、职位等词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正籍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正”表示正直,廉洁,而“籍”表示身份,职位。
- 详细解释
- 正籍是指一个人的品行正直,廉洁奉公,不为个人私利所动。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秉持正直的品质,不受任何私利的诱惑,始终坚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