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鬼督邮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和谴责官员的贪污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道德败坏、不法行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新闻报道、社会评论和讨论腐败问题等场景。
- 例句
- 1. 这个官员竟然收受贿赂,真是个鬼督邮。2. 媒体曝光了一起鬼督邮案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 基本含义
- 指官吏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 基本解释
(1).草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鬼督邮》:“此草独茎而叶攒其端,无风自动,故曰鬼独摇草,后人讹为鬼督邮尔。因其专主鬼病,犹司鬼之督邮也。古者传舍有督邮之官主之。徐长卿、赤箭皆治鬼病,故并有鬼督邮之名,名同而物异。”
(2).徐长卿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徐长卿》。
(3).天麻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赤箭》。
- 延伸学习
- 1. 学习其他与官员贪污相关的成语,如“贪官污吏”、“贪污腐败”等。2. 深入了解反腐败运动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不同国家对贪污行为的打击措施。3. 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和社会评论,了解官员贪污问题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告诉我,我们应该讨厌鬼督邮,要做一个好官员。2. 初中生:老师说,官员应该廉洁奉公,不能做鬼督邮这样的事情。3. 高中生:新闻上报道了一起鬼督邮案件,让人对官员的廉政建设失去了信心。
- 故事起源
- 相传,明朝时期,有一个官员被任命为邮差,负责送信。这个官员本来是一个廉洁正直的人,但是在担任邮差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很多贪污受贿的现象。他内心痛恨这些官员的行为,但又无法揭露他们。于是,他决定写信给鬼神请求帮助,让他们来监督这些贪污官员。因为他是邮差,所以他把这些信件称为“鬼督邮”。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官员贪污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鬼督邮这个成语:1. 将“鬼督邮”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记忆:鬼、督、邮。2. 可以将“鬼督邮”与官员贪污行为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鬼在监督官员的行为。3. 制作一个图表或卡片,将“鬼督邮”的含义、解释和例句写在上面,每天复习一次。
- 词语结构
- 鬼督邮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鬼”、“督”和“邮”。
- 详细解释
- 鬼督邮的字面意思是“鬼神督察邮件”,比喻官吏在行使职权时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这个成语形象地揭示了官员贪腐行为的严重性和不可接受性。它强调了廉洁奉公、清正廉明的治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