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口头传授。口授教学内容。(作谓语)
(2) (动)口说而由别人代写(文章、书信等)。
[构成]
偏正式:口〔授
- 近义词
口传
- 英文翻译
1.(口头传授) oral instruction; pass on (sth.) through oral instruction
2.(口说而由别人代写) dictate
- 详细解释
◎ 口授 kǒushòu
(1) [instruct orally]∶口头传授
(2) [dictate]∶口说而由别人代写
向秘书口授一封信稿
(1).口头传授。《汉书·艺文志》:“ 仲尼 思存前圣之业……有所襃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前者蒙示新注《公羊春秋》,又闻口授指略,私心喜幸。” 吴晗 《灯下集·古人读书不易》:“只能凭老师口授,自己笔记。”
(2).口头说,叫别人写。《三国志·蜀志·王平传》:“ 平 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小秦 说:‘……你认为这样好,就这样办。你口授命令吧。’” 刘宾雁 《本报内部消息(续篇)》:“总编辑叫他写三篇社论,口授了社论的中心内容。”
- 基本含义
- 指口头传授、口头教授的方式。
- 使用场景
- 口授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教师或长辈亲自传授知识给学生或后代的情景,也可以用于描述一种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此外,口授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传统文化或技艺的传承方式。
- 故事起源
- 关于“口授”的故事起源目前尚无明确记载。
- 词语结构
- 口授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口”表示嘴巴,第二个字“授”表示传授。
- 例句
- 1. 老师通过口授的方式,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学生们。2. 这位艺术大师一直以口授的方式将自己的技艺传承给学徒们。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口授”与面对面的教学方式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老师面对着学生,亲自讲解和示范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传授知识相关的成语,如“师徒传承”、“传道授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通过口授的方式,教会我们很多知识。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主任通过口授的方式,向我们传授了很多学习方法。3. 高中生:在高考前,老师进行了一次口授,分享了他们的备考经验。4. 大学生:有些课程需要通过口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加亲近和有效。5. 成人学习者:我通过参加口授课程,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