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汉 张良 和 邴汉 的并称。二人均弃官归隐。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偶与 张邴 合,久欲还 东山 。”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胆量大,气魄雄伟。
- 详细解释
- 张邴,是指人的气魄雄伟,胆量大,有大将之风。这个成语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子张邴,子负命。”其中的“张邴”形容子张的胆量和气概,表示他有着大将之风。
- 使用场景
- 张邴一词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气概雄伟,胆量大。可以用来形容英勇的将领、有胆识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胆大包天的人。
-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散文,记载了春秋时期齐国的历史。其中的故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子张因为担心襄公会受到伤害,主动请缨负责保护襄公的安全。这个故事中的“子张邴”一词,成为了后来用来形容人的胆量和气概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 + 张邴
- 例句
- 1. 他在战场上表现得非常张邴,打败了敌人。2. 这位年轻的将军具备张邴的气质,被誉为一代名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张邴”联想为一位英勇的将军,他胆量大,气魄雄伟。可以用一张大旗来形象记忆,旗帜飘扬,代表张邴的英勇和气概。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的胆量和气概的成语,例如“气宇轩昂”、“英勇无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比赛中表现得非常张邴,赢得了冠军。2. 初中生:那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了张邴的气魄,给我们树立了榜样。3. 高中生:他的演讲充满了张邴的气质,让人印象深刻。4. 大学生:这位企业家具备张邴的胆识,敢于冒险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