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败坏德义;败坏品德。《书·大禹谟》:“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孔 传:“反正道,败德义。” 晋 挚虞 《观鱼赋》:“惧留连之败德,遂收欢而命驾。” 叶圣陶 《穷愁》:“博徒十数……长官疾赌甚,皆却而弗纳,谓若辈废时失业,败德丧身,至堪深恶。”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品德败坏、道德沦丧。
- 详细解释
- 败德是由“败”和“德”两个字组成,其中,“败”表示败坏、沦丧,指人的品德堕落;“德”表示道德,指人的品德修养。败德指一个人的品德败坏,道德沦丧。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堕落,道德沦丧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批评那些不守道德、行为不端的人。
-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四年》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败德的故事。故事中,晋国的宣公四年,晋国的大夫宰咺在宴会上醉酒,不仅公然违反礼仪,还说了一些不当的话。这样的行为让人们认为他的品德已经败坏,道德已经沦丧,于是就有了“败德”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体成语结构为“败德”,其中“败”和“德”分别表示品德败坏和道德。
- 例句
- 1. 他因为利益而背叛朋友,真是败德之极。2. 这个政府官员收受贿赂,完全是败德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败德”与品德败坏、道德沦丧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等,可以帮助加深对“败德”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欺负同学,没有道德,真是败德。2. 初中生:那个学生作弊了,他的品德已经败德了。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贪污受贿,完全是败德之举。4. 大学生:他为了升职而不择手段,已经彻底败德了。5. 成年人:这个公司老板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他的品德已经败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