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怒目一词常用于形容人们愤怒的眼神。在生活中,当一个人非常愤怒时,他的眼神可能会变得锐利、炯炯有神,直接朝着对方或某个物体凝视,这时可以用怒目来形容他的眼神。
- 例句
- 1. 他怒目而视,直接质问对方的不公正行为。2. 老师怒目圆睁,严厉地批评了不守纪律的学生。
- 基本含义
- 形容目光怒视,愤怒的眼神。
- 基本解释
◎ 怒目 nùmù
[glaring eyes;fierce stare] 生气时瞪着眼睛;也指生气时瞪着的眼睛
怒目切齿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形容眼神的成语来扩展词汇量,例如“目光如炬”、“炯炯有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生气地怒目圆睁,大声地说:“你为什么要欺负我?”2. 初中生:老师怒目而视,警告同学们不要迟到。3. 高中生:他怒目圆睁,盯着对方,表示自己对对方的行为非常不满。4. 大学生及以上:她怒目圆睁,对那个不负责任的同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 故事起源
- 关于怒目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能见到类似的描写。例如,《红楼梦》中有一句描述贾母怒目的诗句:“怒目而视,视之而不见,虽百般威怒而内心饶悯。”这句诗描绘了贾母愤怒的眼神,同时也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和善良。
- 英文翻译
1.glaring eyes; fierce star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愤怒”和“眼睛”相关联来记忆怒目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愤怒的人,他的眼睛变得锐利而炯炯有神,直接朝着你凝视,这就是怒目。
- 词语结构
- 怒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1).嗔怒睁目。 晋 刘伶 《酒德颂》:“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衿,怒目切齿。” 唐 顾况 《从军行》:“怒目时一呼,三军皆辟易。”《三国演义》第五六回:“ 徐晃 睁眉怒目, 许褚 切齿咬牙,各有相斗之意。” 赵大年 边震遐 《第三代》:“ 蔡明 跑了。 王维丹 站起身来与 徐艳 彼此怒目相视。”
(2).圆睁的眼睛。《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叫譀似雷惊振动,怒目得电光耀鹤。”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阿尔稗画》:“今於 秀峰主人 庭上见公画鹰,怒目炯裂,劲翮锋棱,有风云扶将之势。”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客别,问姓名,为 周 与 郭 。一美颜而文,一髯鬚怒目。”
- 近义词
瞋目、眦目、横目、横眉、怒视、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