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玉抵鹊的词语解释
玉抵鹊的意思
拼音:yù dǐ què    注音:ㄧㄩˋ ㄉㄧˇ ㄑㄩㄝˋ
使用场景
玉抵鹊常用于形容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事物被人忽视、轻视或不珍惜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在人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朋友或亲人被忽略或不被重视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在工作或学习中,重要的建议或意见被忽视的情况。
例句
1. 他的才华被玉抵鹊,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2. 这幅画的价值被玉抵鹊,被人们忽视了。3. 他的建议被玉抵鹊,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基本含义
形容珍贵的东西被轻视或不重视。
基本解释

亦作“ 玉抵禽 ”。1.用玉石投掷禽鸟。意谓物多则贱。语本 汉 桓宽 《盐铁论·崇礼》:“中国所鲜,外国贱之。故 南越 以孔雀珥门户; 崑山 之旁,以玉璞抵鸟鹊。” 南朝 齐 净住子 《大忍恶对门》:“颂曰: 春山 之下玉抵禽; 汉水 之阳璧千金。” 宋 陆游 《三山卜居作诗以示后人》:“ 荆山 之下玉抵鹊,两京春薺论斤卖。”
(2).转喻肆意挥霍。 宋 陆游 《遣兴》诗:“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你也可以学习成语的故事,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送给朋友一本很好看的书,可是他却把它丢在角落里,简直是玉抵鹊。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提了很多关于作文写作的建议,可是同学们都没有重视,简直是玉抵鹊。3. 高中生:我在班级会议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被大家当作无关紧要的事情,感觉自己的意见被玉抵鹊了。
故事起源
关于玉抵鹊的故事并不多见。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管子》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国王收到一只玉雕的鹊鸟,但国王却将它当作普通的鸟类对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珍惜。因此,玉抵鹊成为了形容珍贵的东西被轻视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玉”与“鹊”形象地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珍贵的玉石被一只不吉祥的鹊鸟轻视,这样的场景会更容易记忆。
词语结构
玉抵鹊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玉抵鹊是由“玉”、“抵”和“鹊”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玉”表示珍贵、宝贵的东西,“抵”表示抵挡、对抗,“鹊”表示喜鹊,被认为是一种不吉祥的鸟。通过将珍贵的玉与不吉祥的鹊进行对比,形象地描述了珍贵的东西被轻视或不重视的情况。
(0)
诗文中出现“玉抵鹊”的诗词

遣兴二首·其一

辙迹当年遍九州,晚归始解卧林丘。

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

柔橹摇残天镜月,短筇领尽石帆秋。

尽言未办常扃户,竟是吾身得自由。

(0)

彦周见和复答

既有疾可示,非是都无疾。

如春有阳燄,渴鹿想为湿。

以君足疾苦,例我痛腰脊。

忍痛而曰空,触墙为无壁。

此论盖四座,闻者皆屏息。

吾闻有漏躯,有病资药石。

漏尽病乃除,其神则无隙。

譬如出矿金,万锻受锤击。

妙哉迂开老,辩博见才力。

种性能文章,怒骂成诗什。

荆山玉抵鹊,而为路人惜。

此诗不辞和,而药不厌乞。

又如梦中人,饥而获饮食。

觉来辄大笑,饥饱两俱失。

以是知法空,妄尽方自释。

解空如佛言,不许离声色。

(0)

蜀四贤咏

渤渚水浴凫,舂山玉抵鹊

皇汉方盛明,群龙满阶阁。

君平因世闲,得还守寂寞。

闭帘注道德,开封述天爵。

相如达生旨,能屯复能跃。

陵令无人事,毫墨时洒落。

褒气有逸伦,雅缋信炳博。

如令圣纳贤,金珰易羁络。

良庶神明游,岂伊覃思作。

玄经不期赏,虫篆散忧乐。

首路或参差,投驾均远托。

身表既非我,生内任丰薄。

(0)

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馀数世之后当自成一村今日病少间作诗以示后人二首·其二

再见封侯未为快,一掷成卢安用再。

世间得意固多矣,堪笑穷人事常败。

我生出仕四十年,寸进恰如船上埭。

即今卧病茅檐里,回首穷通竟何在。

荆山之下玉抵鹊,两京春荠论斤卖。

苏秦煌煌佩六印,尼父栖栖厄陈蔡。

玄保美官辄见思,东野出门常有碍。

躬耕至老岂不佳,子孙当以吾为戒。

(0)

海康书事十首·其七

粲粲庵摩勒,作汤美无有。

上客赋骊驹,玉奁开素手。

那知苍梧野,弃置同刍狗。

荆山玉抵鹊,此事繇来久。

(0)

颂古一百首·其三十七

玉抵鹊,以鼠为璞。眇然视之,太虚寥廓。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