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冥绝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无法自拔、心灵失去方向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极度绝望的情绪或无法解决问题的困境。
- 例句
- 1. 他失去了工作和家人的支持,感到心灵冥绝。2. 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后,她陷入了冥绝的状态。
- 基本含义
- 指心灵完全失去了感觉和反应能力,形容人处于极度的迷茫、无助或绝望状态。
- 基本解释
杳远;隔绝。 唐 李白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 蓬壶 虽冥絶,鸞凤心悠然。” 明 袁宗道 《论隐者异趣》:“偷心冥絶,不犯他人苗稼,是持不盗戒。”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成语和词语,如冥思、冥思苦想、冥思苦索等,来进一步了解与冥绝相关的概念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中一直做错题,感到冥绝了。2. 初中生:他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有时候会感到冥绝。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他感到心灵冥绝,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 故事起源
- 冥绝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追溯到《庄子·逍遥游》一文中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庄子讲述了一个人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飞翔自在,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人类。当他醒来后,他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人还是蝴蝶。这个故事通过描述人在梦中失去了对现实的感知和判断能力,来表达了冥绝的含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冥绝与黑暗和失去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黑暗中迷失方向,完全无法感知周围的事物,从而形成对冥绝的理解。
- 词语结构
- 冥绝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冥绝由“冥”和“绝”两个字组成。其中,“冥”指黑暗、无知,也指人的心灵深处;“绝”指断绝、失去。冥绝的意思是指心灵完全失去了感觉和反应能力,无法分辨事物的真相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形容人处于极度的迷茫、无助或绝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