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场合,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无用或无价值。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工作或成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
- 例句
- 1. 这个项目就像一个瓠瓜,外面看起来很漂亮,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成果。2. 他的建议就像一个瓠瓜,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实际可行性。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无用、无价值。
- 基本解释
◎ 瓠瓜 hùguā
[Makino bottle gourd] 葫芦的一个变种;亦指其果实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无用、无价值相关的成语,如“无本之木,瓜瓞绵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玩具就像一个瓠瓜,看起来很漂亮,但没有任何实际的功能。2. 初中生:他的作业就像一个瓠瓜,写了很多字,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3. 高中生:这本书就像一个瓠瓜,封面很吸引人,但里面的内容毫无价值。4. 大学生:这个项目就像一个瓠瓜,投入了很多时间和资源,但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 故事起源
- 瓠瓜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农业社会。瓠瓜是一种生长在地里的蔬菜,外表鲜艳诱人,但内部是空的,没有实用价值。因此,人们常常用瓠瓜来形容无用或无价值的事物。
- 英文翻译
1.【医】calabash courd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瓠瓜的外表鲜艳但内部空洞的特点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个看起来很漂亮的瓠瓜,但当他打开它时,发现里面是空的,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 词语结构
- 瓠瓜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
- 详细解释
(1).植物名。也称葫子、瓠子、夜开花。实圆长,首尾粗细略同,可食。 宋 梅尧臣 《题刁经臣山居时已应辟西幕》诗:“岂期同瓠瓜,长繫蒿莱根。”
(2).星座名。有星五颗,在河鼓东。《隋书·天文志中》:“瓠瓜五星,在离珠北。” 唐 杨炯 《浑天赋》:“瓠瓜宛然而独处,织女终朝而七襄。” 宋 晁冲之 《古乐府》:“大星何歷歷,小星烂如石……峥嶸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