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稽礼的词语解释
稽礼的意思
拼音:jī lǐ    注音:ㄐㄧ ㄌㄧˇ
基本解释

合乎礼。 明 康海 《<大复集>序》:“夫叙述以明事,要之在实;论辨以稽礼,要之在明;文辞以达是二者,要之在近厥指意。”

基本含义
指对官员或上级表示敬意,行礼致敬。
详细解释
稽礼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稽的意思是“行礼”,礼的意思是“致敬”。稽礼的含义是指对官员或上级表示敬意,行礼致敬的意思。在古代中国,稽礼是一种重要的礼仪行为,用来表达对上级的尊重和敬意。
使用场景
稽礼一般用于描述人们对上级或官员行礼致敬的场景。比如在古代宫廷中,臣子们见到皇帝或高级官员时,会行稽礼以示尊敬。在现代社会中,稽礼也可以用于描述对长辈、老师或其他上级的敬意表达。
故事起源
稽礼这个成语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礼仪,行稽礼是一种重要的礼节。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礼》这本古代礼仪经典著作中。稽礼作为一种表达敬意的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词语结构
稽礼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稽”和“礼”。
例句
1. 在古代中国,臣子们见到皇帝时都要行稽礼。2. 这位学生对老师非常尊敬,每次见到老师都会行稽礼。
记忆技巧
记忆稽礼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稽”字与“行”字联想起来,表示行礼。2. 将“礼”字与致敬的动作联想起来,表示对上级的敬意。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礼仪文化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中国的传统礼仪,了解更多关于行稽礼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的礼节和仪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明是个懂礼貌的孩子,每次见到老师都会行稽礼。2. 这位学生对班主任非常尊敬,每次见到班主任都会行稽礼。3. 大学生们在校园里相互致意时,也会行稽礼以示尊重。
(0)
诗文中出现“稽礼”的诗词

登报恩塔作书陆雨庄册子后

雄都峙南戒,陟历妨夏炎。

缥缈想高际,远眺穷毫纤。

散步出近郭,绀塔铃语檐。

拔地石笋峭,溜雨天花黏。

支撑仗调御,超忽惊蜚廉。

上绝飞鸟飞,下有潜虬潜。

粤建自永乐,竭府供庄严。

长干仿阿育,报母追嵫崦。

辇石万牛重,鞭血千夫歼。

转轮斗般巧,卓笔称蒙铦。

螺房寄诘屈,蜃窗眩回瞻。

江流细如线,钟阜清于帘。

臂钏抱城堞,恒沙攒市阎。

混茫元气浮,孤迥晨光暹。

九层仅得七,足力谁能添。

险作堕枝鹊,因此登竿鲇。

轻命总穷薄,稽礼惩危阽。

百千万亿身,一笑花同拈。

小憩话兴废,指画哦吟兼。

不食武昌鱼,江东归紫髯。

六代何草草,冬乌夏之蟾。

颇亦崇象教,乞波罗蜜甜。

奢淫召兵燹,何以宁苍黔。

皇图今无外,东鲽随西鹣。

越裳涂所经,相风兹其占。

高生辩而裁,王子文而谦。

百闻证一见,不啻翻邺签。

维时盛霖潦,远水铺白盐。

高田化沮洳,低禾横漫淹。

阻圩悔捧士,不获胡腰镰。

斗增故乡思,安得斯民恬。

归来或问讯,吾舌牢生钳。

聊费少楮墨,能者当予砭。

陆郎索我书,嗜痂心未厌。

振笔了急逋,抵合浮图尖。

(0)

青萝山房诗为金华宋先生赋

我有尘外想,长悬山水间。

昨逢金华客,因问青萝山。

青萝几千仞,翠色净如洗。

江上见数峰,分明紫霞里。

缅慕宋夫子,高栖在丘樊。

扣舷沿桂溆,翻帙上松门。

幽寻聆涧淙,静坐看庭绿。

著书三径荒,饮水一瓢足。

昔在山中住,声名天下闻。

一朝被徵起,长笑下秋云。

官联玉堂署,诏入金銮殿。

元史公是非,雄文掞雷电。

今年谢山县,稽礼移春官。

并结芙蓉绶,仍餐苜蓿盘。

翩翩霞上鸾,皎皎雪中鹤。

振佩朝天衢,回车睇云壑。

自从出山远,芳草满岩扃。

弟子感时雨,里人瞻德星。

岂无京华乐,秪念山房好。

恒恐归来迟,青萝笑人老。

仙岩勘灵笈,禹穴探古辞。

此意在千载,世人安得知。

(0)

淳熙十五年上高宗徽号三首·其一册宝入门用《显安》

于穆高皇,功德兼隆。称天以诔,初谥未崇。

稽礼典,扬徽垂鸿。涓日之良,登进庙宫。

(0)

水围六首·其三

舟围创举合禽渔,岂必三虞稽礼书。

比似杨雄何太陋,长杨枉自诩周阹。

(0)

诣斋宫

香衢飏瑞烟,黄道直如弦。

稽礼诣斋所,为民祈有年。

青阳鸾辂转,春色凤城妍。

酿雪云容好,孚衷倍肃然。

(0)

淳熙十五年上高宗徽号三首

于穆高皇,功德兼隆。
称天以诔,初谥未崇。
稽礼典,扬徽垂鸿。
涓日之食,登进庙宫。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