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形容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只会盲目模仿他人。
- 例句
- 1. 他总是模略别人的言行,缺乏独立思考。2. 别人的做法只能作为参考,不要模略别人。
- 基本含义
- 模仿别人的样子,模拟他人的言行。
- 基本解释
犹大略,大概。 章炳麟 《<新方言>序》:“诸州国殊言詰詘者,虽未尽憭,儻得模略,足以聪听知原,后生不可待也。”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模略相关的成语,例如“模棱两可”、“模样”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模略别人的样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2. 初中生:她的行为模略了她的朋友,导致她失去了自己的个性。3. 高中生: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模略明星的生活方式,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并正确运用“模略”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模略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三十三年》。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官员名叫范宣子,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但他却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模仿别人的样子。因此,人们就用“模略”来形容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模略”拆分成“模”和“略”来记忆。其中,“模”可以联想为模仿,而“略”可以联想为略微。因此,模略就是略微模仿别人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模略指模仿别人的样子、模拟他人的言行。形容人学习别人的样子或行为,不自己有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