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基础、根本,也可以用来表示最基本的要求或条件。例如,可以用来形容学习的基础知识、工作的基本技能等。
- 例句
- 1. 学习是一切进步的素俎。2. 做好基本功是成为专家的素俎。3.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合作的素俎。
- 基本含义
- 指古代祭祀时用来摆放祭品的石桌。比喻基础、根本。
- 基本解释
古代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白木制的礼器。 南朝 宋 颜延之 《为湘州祭虞舜文》:“咨 尧 授 禹 ,素俎采堂。” 南朝 梁 刘令娴 《祭夫徐敬业文》:“素俎空乾,奠觴徒溢。”《隋书·礼仪志一》:“於是改用素俎,并北郊置四海座。五帝以下,悉用蒲席藁荐,并以素俎。”《通典·礼二》:“ 梁武帝 即位南郊……器以陶匏素俎,席用藁秸。”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祭祀的仪式和文化,深入了解素俎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把基础打好,把知识当成素俎。2. 初中生:学习英语要从基础词汇和语法开始,这是学好英语的素俎。3. 高中生:高考是人生的重要关口,基础知识是通往成功的素俎。4. 大学生:大学期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这是以后走向职场的素俎。5. 成年人: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这是事业发展的素俎。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个叫做杜子春的人,他非常喜欢学习,但是他非常贫穷,家里没有书籍。于是他就到庙里去看祭品上的字,通过观察祭品上的字来学习。后来,他通过自学成了一个大学教授,他的学生非常尊敬他,称他为“杜素俎”,意思是杜子春是他们学习的基础、根本。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素俎”拆分开来记忆。素可以联想到没有肉的祭品,俎可以联想到石桌。通过联想记忆,帮助记住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前面的字是“素”,后面的字是“俎”。
- 详细解释
- 素俎是古代祭祀时用来摆放祭品的石桌,素指的是没有肉的祭品,俎指的是石桌。成语“素俎”比喻基础、根本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最基本的要求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