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同揆的词语解释
同揆的意思
拼音:tóng kuí    注音:ㄊㄨㄙˊ ㄎㄨㄟˊ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两人或多人在某个问题上的一致观点,或者用于表达对某人的看法与自己一致。
例句
1. 他们两个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完全同揆。2. 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与他们同揆。
基本含义
同样的见解或意见
基本解释

同一法则,同一道理。《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夫物有感激,计因变生,古今同揆。”《南史·恩幸传论》:“而任隔疎情,殊涂一致,权归近狎,异世同揆。” 清 魏源 《大学古本叙》:“以《中庸》证《大学》,先后同揆,若合符节。” 章炳麟 《文学说例》:“寻其辞例,是亦同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和书籍,进一步了解“同揆”这个成语的使用情况和相关的故事。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问题,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寻求共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在玩游戏时,我们的策略完全同揆。初中生:我们班上的同学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都是同揆的。高中生:我和我的同桌在学习上的观点完全同揆,所以我们经常一起讨论问题。
故事起源
同揆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韩长孺列传》。韩长孺是汉代著名的学者,他与同学们讨论问题时,常常能够与他们达成共识,观点一致。因此,人们用“同揆”来形容他们的思想一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忆“同揆”的发音和意思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同”读作“tóng”,与中文中的“同”字读音相对应,而“揆”读作“kuí”,可以将其联想为“揣度”的发音。
词语结构
成语“同揆”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同”表示相同,一致,“揆”表示揣度、推测。
详细解释
指两人或多人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意见完全一致。表示思想相同,观点一致。
(0)
诗文中出现“同揆”的诗词

感怀诗·其十六

飞泉出高壑,得地散漫流。

默循河汉矩,到海方尽头。

大人无绳矩,出处心休休。

亿变不同揆,曲折与道谋。

正如阴阳化,㘩参不自由。

时至自生杀,何意为春秋。

请看一隅士,畜水如泥沟。

(0)

双忠歌

承平盗贼倡乱离,黄巾黑头角笳吹。

么么伏莽妖氛集,天纲倏忽叹陵夷。

伏波将军将才裔,冲车无城坚守陴。

惨惨烟尘蔽天日,征鼙震动闪霓旗。

青丝骆马黄金勒,宝剑错镂誓出师。

留兵五百嚣且击,将军一怒犹孤支。

其如咆哮肆猖獗,蕞尔偏隅守者谁。

冲突犹欲斫贼头,满眼阴黯日厜㕒。

回首江山无去路,刎颈一死肝胆披。

张将军,杀身成仁后犹昔,壮哉真不负心赤。

弹丸五日固其垒,枭獍乌合丧魂魄。

元戎率师檄启行,前驱策辔列棨戟。

昨日弯弓连白羽,恨不擒王批贼额。

搴旂陷阵身如飞,轻入其锋忽遭厄。

楛矢尽兮胶弦绝,断缨刺胸良可惜。

卓哉二公若同揆,疾风劲节厉松柏。

丈夫慷慨赴疆场,狼角悲号走沙碛。

手提三尺鏖野驰,奋不顾身尸裹革。

群丑烙死何能为,忠魂叱吒惊鸱嚇。

千载犹钦二守臣,气如长虹烛天白。

(0)

次和袁嵾岚见赠三十韵

舂陵有佳气,风雅代相持。

旷躅倾三户,铉言贵一时。

伟哉公后劲,能与昔同揆

崒嵂连嵾峙,汪洋泻汉滩。

仓皇逢世乱,谈笑取官奇。

锦制江城丽,斤挥鄂渚宜。

李桃相竞秀,桑梓愧言私。

骥足方闲步,羊肠复履巘。

调高嫌寡各,怀宝惜希知。

逸致宗陶阮,高风接颖箕。

筇飞丹岳迥,车纵白门驰。

识以观涛壮,情因望海移。

尽韬文豹雾,孤引渐鸿仪。

墨翰资游戏,烟云任蔽亏。

朗怀澄皎皎,冲度益夔夔。

每快闻声蚤,翻憎握手迟。

一朝披赤牍,千里挹青芝。

裔续公安著,名齐洛下垂。

有时凌白也,率意写羲之。

老作文章伯,狂呼造化儿。

抽毫惟信腕,得酒不攒眉。

自我逢袁粲,何殊遇子期。

唱酬欣有托,摸索谩云谁。

斗北行占聚,河东岂待吹。

时花俱扫艳,古柏独成诗。

读罢陈杯酌,欢陪畅梦思。

清谈依茂宰,列席近先师。

咳唾生珠玉,敦庞肃鼎彝。

不图休晚沐,旋复吐新词。

从此耽深契,逢人说项斯。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五十三奖劝循良

元宗初勤政,每自择刺史。

宋州宴从臣,举酒褒寇泚。

惟良二千石,课吏宣同揆

(0)

侍疾图

昔观邑乘书,知有谢孝子。

今览侍疾图,高风徒仰止。

卓哉章志学,笔绘得形似。

老护病卧床,孝子常药饵。

深宵不成眠,孝子供甘旨。

一十有八年,未敢涉玩弛。

峨峨东纬公,至性笃若此。

生绡一何坚,历久焕金紫。

斯图暨斯人,可以列青史。

况闻公知医,巫彭共比拟。

和丸疗亲疾,慈颜胡不喜。

方之昔贤中,精诚贯如矢。

敬恭瓜果佳,叔达葡萄美。

渴热病各殊,事亲情理耳。

邑志传管公,炊爨自经理。

有明得此人,孝思共兴起。

前清陈丹忱,首先传孝弟。

衣裳不解带,敢去母尺咫。

历代读此书,问心额有泚。

是图亦足奇,孝行有同揆

窃愿公后人,珍重如佩玺。

懿欤谢先生,虽死犹不死。

(0)

题裴伯谦大令睫闇诗钞

山馆秋气凉,西望海云起。

把君睫闇诗,庭叶纷在几。

君诗多雅音,从容叶宫徵。

圆经修月斧,丽夺馀霞绮。

过岭变雄奇,赤手搏青兕。

百里古诸侯,为政自兹始。

治诗如治民,刚柔合乃美。

出入法律中,法律为我使。

澄观万物情,粉碎虚空理。

才大心益小,意活笔不死。

伟哉造化炉,挈之出十指。

嘉君循良治,并入风骚旨。

新诗与美政,异撰乃同揆

卓荦旷代才,况未限所止。

秋风送旅雁,边声晓惊耳。

掩卷旷四瞩,大海回澜紫。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