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倍论的词语解释
倍论的意思
拼音:bèi lùn    注音:ㄅㄟˋ ㄌㄨㄣˋ
使用场景
倍论常用于数学教育、逻辑推理以及比较大小的语境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倍论来比较某种特征的大小,例如比较两个人的身高、年龄等。
例句
1. 这两个数的倍论相等,说明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2. 在比赛中,我们要用倍论的方法来判断谁是冠军。3. 他们的身高相差不大,可以用倍论来比较。
基本含义
倍数相同,比较大小。
基本解释

官吏频犯赃罪,如所犯罪法不等,即以重赃之数并入轻赃,然后折半论罪,称为倍论。《唐律·名例》:“即以贜致罪,频犯者并累科;若罪法不等者,即以重贜併满轻贜,各倍论。”注:“倍,谓二尺为一尺。” 长孙无忌 等疏议:“假令县令受财枉法六疋,合徒三年;不枉法十四疋,亦合徒三年;又监临外窃盗二十九疋,亦徒三年;强盗二疋,亦合徒三年;受所监临四十九疋,亦合徒三年。准此以上五处贜罪,各合徒三年,累於‘受所监临’,总一百疋,仍倍为五十疋,合流二千里之类。”

延伸学习
1. 学习更多数学成语:探索其他与数学相关的成语,如“不求甚解”、“一分为二”等。2. 数学知识学习:深入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更多关于倍数和比较大小的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两个数字的倍论是相等的。2. 初中生:我们可以用倍论的方法来判断谁跳得更高。3. 高中生:在数学竞赛中,我们经常用倍论来比较数值的大小。4. 大学生:倍论是一种数学概念,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故事起源
倍论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数学教育。在古代,倍论被广泛应用于算术和代数的教学中,用来比较数值的大小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倍论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比喻比较大小的概念。
记忆技巧
1. 关联数学概念:将倍论与数学中的倍数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2. 创造场景:想象两个相等的数在进行比较,帮助记忆倍论的意思和用法。
词语结构
倍论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字“倍”表示倍数,第二个字“论”表示比较、讨论。
详细解释
倍论是一个数学概念的成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相等,可以用来比较大小。通常用于比较某种属性或特征的大小。
(0)
诗文中出现“倍论”的诗词

次海东书院山长宋荔乡归粤西兼赴礼闱留别元韵·其四

声价由来十倍论,君才早自擅雄浑。

空群万马行文势,扫阵千军落笔痕。

赤帜任凭坛上拔,红绫看取阁中存。

泥金好寄春潮信,飞渡佳音到鹿门。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