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凫鹜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盲目跟从别人的人。比如在工作中,如果一个人只会模仿别人的做法,而没有自己的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就可以用凫鹜来形容他。
- 例句
- 1. 他就像个凫鹜,总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做法。2. 这个团队缺乏创新能力,成员们都像凫鹜一样只会跟从别人的思路。
- 基本含义
- 比喻人们的行为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
- 基本解释
鸭子。《尔雅·释鸟》:“舒鳧鶩。” 郭璞 注:“鸭也。”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野曰鳧,家曰鶩。”《艺文类聚》卷六十引 汉 李尤 《弹铭》:“丸弹之利,以弋鳧鶩。”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思考和创新相关的成语,比如“独树一帜”、“脱颖而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的一些同学总是凫鹜,只会模仿别人的作业。2. 初中生: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像凫鹜一样,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照搬别人的答案。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要像凫鹜一样盲目跟从别人的选择,要有自己的主见。
- 故事起源
- 成语“凫鹜”来源于《论语·公冶长》:“凫鹜不知天水之别而附于母,吾又何加焉。”这句话是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公冶长是一个不会分辨天水之别的人,就像凫鹜一样盲目跟从母鸭。因此,后来人们用“凫鹜”来形容那些没有自己主见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凫鹜”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凫是一种野生鸭子,鹜是鸟类的一种。可以想象一群鸭子在水面上游泳,其中有一只鸭子盲目地跟从其他鸭子,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凫鹜,即野生鸭子。凫鹜是一种水禽,常常成群结队地在水面上游泳。这个成语比喻人们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盲目模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