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艾绶的词语解释
艾绶的意思
拼音:ài shòu    注音:ㄞˋ ㄕㄡ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德行和才能出众,可以用来夸奖有出色表现的人。
例句
1. 他是我们班的艾绶学生,成绩优秀,品德高尚。2. 这位艾绶教师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赞扬。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德和行为表现出色。
基本解释

系印纽的绿色丝带。 汉 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劒、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李贤 注:“艾即盭,緑色,其色似艾。”《后汉书·酷吏传·董宣》:“以 宣 尝为二千石,赐艾綬,葬以大夫礼。”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品德和行为出色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品行优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艾绶学生,每次考试都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这位老师教学认真负责,是一位艾绶教师。3. 高中生:他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是一个艾绶的人。
故事起源
艾绶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文王时期。文王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他以仁德著称,深受人民爱戴。在一次巡视时,文王看到一位贤良的女子正在绣制一条美丽的艾绶。文王对她的绣艺赞叹不已,称赞她的品德和才能像绣制的艾绶一样出色。从此,艾绶成为了形容人品德和才能出众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艾绶”与优秀的绣艺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绣制精美的艾绶代表着人的品德和才能出众。
词语结构
艾绶属于形容词短语,由名词“艾绶”组成。
详细解释
艾绶源自于《诗经·大雅·文王》中的一句诗:“大姒嗣徽音,艾绶绥之。”艾绶指的是一种绣带,用来表示对人的赞美和称赞。成语“艾绶”形容人的品德和行为优秀,值得赞美和尊敬。
(0)
诗文中出现“艾绶”的诗词

早春南亭即事

虚斋坐清昼,梅坼柳条鲜。

节候开新历,筋骸减故年。

振衣惭艾绶,窥镜叹华颠。

独有开怀处,孙孩戏目前。

(0)

下邳谣

下邳刺史不畏寇,亲率民兵坐台堠。

手挽强弓大羽箭,登陴射寇犹猎兽。

叠发叠殪贼号弓,壁上驩呼昼哗扣。

红夷大炮驱丰隆,血飞花两成落红。

百金死士夜焚寨,角拔如蒿与蓬。

积尸浸壕壕水竭,万髑髅眠俱辫发。

君不见郯城日落鸣胡槊,胡儿聚哭驮尸硗。

梵书膜拜泣遗骨,华幢绣帗鸣金铙。

名城万雉台隍高,闻茄往往乘风逃。

黄金艾绶半屠伯,屠民何勇逃何疾。

寇来尚可官杀我,遇寇如鼠酷如虎。

下邳岌立真长城,杀胡何异焚鼯鼪。

睢宁知县更雄健,百死士随渡河战。

黄河水急跳登岸,跃水扑贼贼营乱。

(0)

冬日家园别阳羡始兴诗

四鸟怨离群,三荆悦同处。

如今腰艾绶,东南各殊举。

且欣棠棣集,弥惜光阴遽。

黠吏本须裁,豪民亦难御。

愿勖千金水,思闻五湖誉。

(0)

朱太守廉谨堂

高堂一何迢,飞甍抗崇冈。

爰居宣王化,艾绶悬银章。

廉洁持厥躬,坚白如冰霜。

戒谨存诸心,临下罔或伤。

夜犬不复闻,田闾乐耕桑。

幸逢尧舜理,再睹龚与黄。

历阶颂此诗,以矢永弗忘。

(0)

枢密王左丞宅新菊

东阁留嘉客,寒葩艳晚光。

秋风自萧瑟,台座对荧煌。

丽夺双南价,清含九畹香。

嵰州霜荐味,太液鹄分裳。

已助蜂成蜜,还随蚁泛觞。

俯临辉艾绶,佩服间萸房。

节物传荆俗,诗情掩谢塘。

更期松偃盖,永奉太清方。

(0)

冬日遥和卢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华寺高顶临湖亭

仁坊标绝境,廉守蹑高踪。

天晓才分刹,风传欲尽钟。

城中归路远,湖上碧山重。

水照千花界,云开七叶峰。

寒芳艾绶满,空翠白纶浓。

逸韵知难继,佳游恨不逢。

仍闻抚禅石,为我久从容。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