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亦借指官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 秦 官,位上卿,银印青綬,掌副丞相。”《后汉书·舆服志下》:“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綬。” 刘昭 注:“﹝青綬,﹞一号青緺綬。” 唐 刘禹锡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身在絳纱传六艺,腰悬青綬亚三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 清 方文 《送杜于皇北上廷试》诗:“旧交强半拖青綬,政府谁当坏白麻。”
(2).借指高级官吏。《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卓 兵见 坚 士众甚整,不敢攻城”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陈郡 太守 胡軫 ……预宣言曰:‘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綬,乃整齐耳。’”
(3).喻植物藤蔓。 清 谭嗣同 《怪石歌七古》:“石兮石兮何痀僂,女萝纷披带青綬。”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 详细解释
- 青绶由两个词组成,青指的是官服上的一种颜色,绶指的是官员佩戴在服装上的丝带。青绶表示官员的身份和地位,是官员的象征。
- 使用场景
- 青绶常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和地位,也可以用来指代官场或政界。在描述一个人的职位高、地位尊贵时,可以使用青绶来进行修饰。
- 故事起源
- 青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服制度。古代中国的官员穿着不同颜色和款式的官服,以示其身份和地位。青色是官服中的一种颜色,而绶是佩戴在官服上的丝带,青绶就是指佩戴青色丝带的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青绶逐渐成为了代表官员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身上的青绶显示了他在政界的地位和影响力。2. 这位官员虽然佩戴了青绶,但是他的为人深受人们的尊敬。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青绶”与“官员的身份和地位”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官员佩戴着青色的丝带,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服制度,以及不同颜色和款式的官服所代表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佩戴着青绶,他一定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人。2. 初中生:政府官员身上的青绶让他们在社会中拥有很高的地位。3. 高中生:我将来想成为一名官员,穿上青绶,为国家做出贡献。4. 大学生:青绶代表着官员的权力和责任,需要官员们勤勉工作,为人民服务。5. 成年人:官员的青绶让他们在官场中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