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书问的词语解释
书问的意思
拼音:shū wèn    注音:ㄕㄨ ㄨㄣˋ
使用场景
书问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美学习刻苦、勤奋努力的人。在教育领域,可以用来鼓励学生努力读书、积极提问,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勤奋钻研、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例句
1. 他是一个书问的好学生,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阅读和提问。2. 这位科学家一生都在书问,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基本含义
指通过读书和提问来获取知识,形容求学刻苦认真。
基本解释

书信;音问。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五:“故足迹不至於门藩,书问不通於左右者,且十餘年矣。”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书问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以及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书问,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书问是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我要多读书、多提问。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要不断书问,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 大学生:大学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们要积极书问,探索专业知识的更深层次。5. 成年人:工作以后,我们也要不断书问,保持学习的状态,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故事起源
书问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读书和提问来获取知识是一种崇高的行为。因此,书问成为了表达求学刻苦、勤奋努力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书问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正在读书和提问,以此来激发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动力。
词语结构
书问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详细解释
书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书”意为读书学习,“问”意为提问、询问。书问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通过读书和提问来获取知识的含义。它强调了求学过程中的刻苦认真和勤奋努力,意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追求真理。
(0)
诗文中出现“书问”的诗词

山中感兴三首·其二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0)

嘲妓

盘古当时有远孙,尚令今日逞家门。

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裈。

瓦官寺里逢行迹,华岳山前见掌痕。

不须惆怅忧难嫁,待与将书问乐坤。

(0)

述怀一首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嵚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

沈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0)

次韵答王四

病懒百事废,不惟书问疏。

新诗苦招唤,是日锁直庐。

潢污深一尺,大道覆行车。

晴夜遥相似,秋堂对望舒。

(0)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二

众禽事纷争,野雁独闲洁。

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节。

我衰寄江湖,老伴杂鹅鸭。

书问陈子,晓景画苕霅。

依依聚圆沙,稍稍动斜月。

先鸣独鼓翅,吹乱芦花雪。

(0)

南中书来

书问风俗,此地接炎州。

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唯秋。

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