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防范严密。《易·小过》:“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王弼 注:“居下体之上,以阳当位,而不能先过防之,至令小者或过。”《宋书·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 唐 杜甫 《入衡州》诗:“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 宋 李至 《续座右铭》:“吾将书绅带以自警,刻盘盂而过防,岂如长存於座右,庶夙夜之不忘。”
- 基本含义
- 过分防备,过度防范
- 详细解释
- 过防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过分防备,过度防范的意思。它表示人们对某种可能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心和谨慎,导致过度防范,失去了应有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某人对事情过于小心谨慎,缺乏灵活性和冒险精神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于新事物、新机遇持怀疑态度,过分担心可能的风险而错失良机。
- 故事起源
- 关于过防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都很容易理解。人们在面对未知的风险和变化时,往往会过分担心和谨慎,这种心理现象被形象地表达为“过防”。
- 词语结构
- 过防是由“过”和“防”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过”表示超越、过度,而“防”表示防备、保护。这两个字的组合形成了“过防”的含义。
- 例句
- 1. 他过防得太厉害了,连最简单的决策都需要反复思考。2. 过防会让你失去尝试新事物的机会,勇敢一点才能有所进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过防”与“过河拆桥”进行联想,两个成语都表示过分小心谨慎的行为。通过将这两个成语相连,可以更容易记住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过防”相关的成语,如“过犹不及”、“过于苛求”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过防得太多了,连玩耍都要经过父母的允许。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注意安全,但也不要过防,否则会限制我们的发展。3. 高中生:过防会让人错失很多机会,我们应该勇敢尝试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