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儒贤的词语解释
儒贤的意思
拼音:rú xián    注音:ㄖㄨˊ ㄒㄧㄢˊ
基本解释

贤能的儒士。《黄石公三略·上略》:“故主察异言,乃覩其萌;主聘儒贤,姦雄乃遯。”

基本含义
指具备儒家学问、品德高尚的人。
详细解释
儒贤是由“儒”和“贤”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儒指儒家学问,贤指品德高尚。儒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派,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贤形容一个人既具备了儒家学问的知识,又具备了高尚的品德。
使用场景
儒贤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有学问又有德行,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以用来称赞那些具备高尚品德和学识的人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故事起源
儒贤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君子,提倡礼仪和道德修养。儒贤一词则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用来形容那些既有学问又有德行的人。
词语结构
儒贤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别的结构。
例句
1. 他既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又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真是一位儒贤之士。2. 这位领导不仅在工作上能力出众,而且为人正直,是一位真正的儒贤。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儒贤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儒家学问的修养和高尚的品德,从而理解儒贤的含义。
延伸学习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儒家学问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了解儒家的思想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一个儒贤的人,既要学好知识,又要做个好孩子。2. 初中生:我妈妈是一位儒贤之士,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还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3. 高中生:我希望我将来能成为一个儒贤之士,既有学问,又有高尚的品德。4. 大学生: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成为一个儒贤之士,为社会做出贡献。
(0)
诗文中出现“儒贤”的诗词

别弟文益往蜀省按察佥事文信

我家迁居自闽土,传世于今十有五。

源源始从五季来,子姓咸知立门户。

儒贤术业每升堂,云路登跻亦联武。

石屏先生曾叔祖,锦绣轮囷作肝腑。

平生踪迹半江湖,只把文章傲圭组。

汝昔严君嗣冠裳,金台之上长翱翔。

雄篇大字照玉署,诗名远播流钱塘。

迩来书声虽比屋,愧我弟兄俱碌碌。

行看庭砌长芝兰,秪见苍藤倚乔木。

惟君伯氏振海东,云梦八九吞其胸。

春秋奥义尽剖劂,五传同异工磨砻。

射策丹墀始擢桂,拜官乌府俄乘骢。

去年承恩入西蜀,黄麻紫诰相追逐。

岂惟持斧慑凶邪,要使褰帷问民俗。

汝今为弟能念兄,万里行色何㷀㷀。

瞿塘无复向时险,剑阁试览前贤铭。

成都鱼肥酒正美,一奏埙篪可胜喜。

世间之乐此最真,白璧黄金何足拟。

当时胜迹纷在目,想见追游日不足。

浣花杜老或同吟,市肆君平时就卜。

武侯勋业谁可继,古柏森森见祠屋。

(0)

刘秀才明仲当赴礼部试从县令毛某乞诗聊作一首

君不见广文博士老郑虔,才名四十寒无毡。

又不见汉阳计吏赵明叔,文章不如一囊钱。

胸中道腴五味足,外虽枯槁中芳鲜。

不妨止有书一束,索米未肯侏儒贤

平生固用笔耕尔,行发墨颖收丰年。

会当少见会稽绶,勿嗟已卖琅琊田。

(0)

挽郭嵩焘联

恩知膺四圣三朝,为侍从臣,为封疆臣,为出使臣,晚节耿孤忠,公真湘楚儒贤,愤等屈平居汩水;

著述抗百家诸子,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耄年传绝学,我亦门墙弟子,痛随苏轼哭庐陵。

(0)

尤美轩

儒贤不自居,远慕六一翁。

洞岩天下奇,超出滁山峰。

郁积秀和气,钟我盖世公。

冰玉相辉映,盛事古无同。

公今忽乘箕,而我来自东。

列炬照幽远,扪萝扣玲珑。

阳崖能夺景,阴岫自藏风。

巉绝异状至,淙激洑流通。

须臾钟磬发,乃得梵王宫。

亭制亦云旧,远日增凭空。

禅老霜颠毛,历历记前踪。

名儒天一涯,怅仰无欢悰。

诸友命之赋,万象骄莫从。

异时怜湛辈,名托岘山崇。

(0)

寄题龙泉李宗儒师儒槐阴书院

龙泉二李继谪仙,朝议朝散相后先。

凤雏二妙继乃祖,宗儒师儒贤弟昆。

手种兔目今几年,日茹叶淘呻断编。

阴似王家三树绿,异时官职追前躅。

花作唐人八月黄,来岁能书催趣装。

(0)

寄题龙泉李宗儒、师儒槐阴书院

龙泉二李继謪仙,朝议朝散相後先。
凤雏二妙继乃祖,宗儒师儒贤弟昆。
手种兔目今几年,日茹叶淘呻断编。
阴似王家三树绿,异时官职追前躅。
花作唐人八月黄,来岁能书催趣装。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