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晾晒的词语解释
晾晒的意思
拼音:liàng shài    注音:ㄌㄧㄤˋ ㄕㄞˋ
使用场景
晾晒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晒衣服、晒粮食等物品,也可以用于形容暴露或公开某种情况或秘密。
例句
1. 妈妈把洗好的衣服晾晒在阳台上。2. 这个秘密被他晾晒出来了,大家都知道了。
基本含义
将物品晒干或晒透。
基本解释

曝晒;使干燥。 韩少功 《西望茅草地》:“衣已经洗完了,晾晒在猪场边的铁丝上。” 韩北屏 《非洲夜会·双城记》:“﹝我们﹞又看到铁丝网内有些平房住宅,门前晾晒花花绿绿的妇女衣衫。”《新民晚报》1986.9.9:“﹝火腿﹞晾晒四十天,进行‘日光加工’,同时使外表的毛细管封闭。”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有关晒衣服的习俗和晒粮食的方法,以及其他与晾晒相关的成语,如“晒谷子”、“晒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晒太阳,晒晒身体。2. 初中生:我把洗好的衣服晾晒在阳台上。3. 高中生:他经常晒出自己的生活照片,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4. 大学生:这个新闻报道晒出了公司内部的丑闻。5. 成年人:她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她的旅行照片。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晾晒”。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在古代,人们常常将收割的粮食晾晒在太阳下,以便使其干燥,防止发霉。后来,这个词语的含义逐渐延伸到其他物品的晾晒以及事物的公开或暴露。
英文翻译

1.air; field; sun-cur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晾晒”与晒衣服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太阳下的衣物逐渐变干的情景,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晾晒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晾”和动词宾语“晒”组成。
详细解释
晾晒是指将湿润的物品暴露在阳光下使其变干或变透。这个成语也用来比喻公开或暴露某种事物或情况。
(0)
诗文中出现“晾晒”的诗词

周忠毅公墨迹卷送藏焦山诗为赵季梅中翰作

我昔泛棹游焦山,曾见杨公所遗之玉带。

文襄谋略海内传,能途逆瑾功尤大。

又尝驱车上春明,得向椒山杨公祠堂亲展拜。

平生胆不借蚺蛇,尚留谏草壁间发光怪。

胜朝气节无与俦,正嘉诸臣通沆瀣。

下逮天启昏乱朝,西台謇谔洵为最。

御史周公铁作肝,立朝慷慨称匪懈。

对仗弹章劾厂公,不惮五虎十彪逞毒害。

朝归乡里暮圜扉,击佞未成甘首碎。

遗文零落不可知,傥获缣缃生敬爱。

吴江地僻公故乡,梅叟来居学官廨。

耆文好古擅风雅,休沐余闲阅书画。

贾人不识公手书,捆束牛腰市中卖。

百钱买得喜欲颠,细字联珠大编贝。

装池釐订具苦心,伏暑阑时勤晾晒

移官携向金陵来,箧笥深藏防破坏。

因思名臣墨迹以人重,片纸俱堪阅时代。

何况草书神妙走龙蛇,居然争坐位帖同一派。

天留神物不敢私,广大流传推法界。

何妨施向枯木堂,解脱因缘两无碍。

遍徵题咏为证盟,欲令海天佛国添佳话。

永嘉方伯本通儒,护法宰官拥冠盖。

巧偷豪夺防未然,印钤朱纽篆垂薤。

从兹人胜坊间定慧寺,常同杨公玉带山门挂。

我今对此转踌蹰,绢素多年无不败。

何当镌石嵌壁间,得与松筠庵中谏草之堂遥作配。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