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对某种违法、违规或不道德的行为进行严厉禁止和制裁的情况。比如,政府颁布法律来誓禁贪污行为;公司制定规章制度来誓禁员工迟到早退等不良行为。
- 例句
- 1. 政府宣布要严厉誓禁贪污腐败行为。2. 学校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誓禁学生使用手机。3. 这个组织通过发誓来誓禁成员向外界透露机密信息。
- 基本含义
- 发誓禁止,立下严厉的禁令
- 基本解释
誓命和禁令。《周礼·秋官·讶士》:“凡邦之大事,聚众庶,则读其誓禁。” 贾公彦 疏:“则讶士读其誓命之辞及五禁之法也。” 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然协词命者属行人,读誓禁者属讶士,则使臣之职,首重修辞。”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道德伦理相关的成语,如“道德底线”、“守法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誓禁抄袭作业。2. 初中生:学校为了维护校园秩序,誓禁学生在校园内吸烟。3.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力度誓禁网络诈骗行为。4. 大学生:我们社团成立了一个规章制度,誓禁成员迟到早退。
- 故事起源
- 关于“誓禁”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它的含义与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道德行为有着极高的要求,对违背道德的行为持有零容忍的态度。因此,发誓来禁止某种行为成为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誓禁”与“发誓禁止”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发誓立下严厉的禁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动词“誓”和动词“禁”组成。
- 详细解释
- 誓禁是一个动词短语,由“誓”和“禁”两个词组成。它的意思是通过发誓来禁止某种行为或活动,表达出对违规行为的强烈谴责和严厉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