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体态瘦弱、消瘦,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干瘦、消瘦。
- 例句
- 1. 他病了一段时间,现在变得苏米了。2. 这条裤子穿了几年,如今已经苏米了。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干瘦、消瘦。
- 基本解释
北宋 书法家 苏轼 和 米芾 的并称。 清 赵翼 《送刘石庵相公还朝》诗:“餘事到挥毫, 苏 米 不足夸。” 清 姚鼐 《少邑尹张君画罗汉记》:“又思 伯时 《山庄》、《西园》诸图,有 苏 米 为之记;画泯记存,使人读而髣髴焉。”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 徐柱臣 ,字 题客 ,号 雅宜 。 崑山 人。工诗文,书法 苏 米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或事物状态的成语,如“骨瘦如柴”、“皮包骨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爷爷最近生病了,变得苏米了。2. 小学生:这个小猫咪太可怜了,病了一段时间,现在变得苏米了。3. 初中生:他经常不吃饭,现在瘦得苏米一样。4. 高中生:这个木偶戏演员经常练习,瘦得苏米一样。
- 故事起源
- 苏米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谢安传》中,记载了谢安担任丞相时,由于忧国忧民、勤政爱民,导致身体瘦弱,人们便以苏米来形容他消瘦的样子。后来,苏米就成为了形容人或事物干瘦、消瘦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瘦弱得只剩下一小堆苏米,这样就可以记住苏米的意思了。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苏米原指稻谷的一种,由于苏米的颗粒较小,所以通常用它来比喻人或事物干瘦、消瘦。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或事物瘦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