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振肃多用于描述庄严肃穆的场合,如国家丧事、重大纪念活动、宗教仪式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庄重的场合中表现出来的肃穆神情和严肃态度。
- 例句
- 1. 在国家丧事中,人们穿着黑色的服装,神情庄重肃穆。2. 在重要的纪念活动中,人们举行隆重的仪式,场面振肃肃穆。
- 基本含义
- 振奋肃穆,形容庄严肃穆的气氛。
- 基本解释
(1).受震动而敬慎。《晋书·温峤传》:“散骑常侍 庾敳 有重名,而颇聚敛, 嶠 举奏之,京都振肃。”《北齐书·文襄帝纪》:“时人虽闻器识,犹以少年期之,而机略严明,事无凝滞,於是朝野振肃。”《旧唐书·韦虚心传》:“所在官吏振肃,威令甚举,中外以为标準。”
(2).犹整顿。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门下坐霜臺而司臺宪,振肃王纲;践黄阁以持衡,缉熙帝载。”
(3).整齐严肃。 明 刘基 《御史中丞诰》:“纪纲振肃,立标準於百司。”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庄重肃穆有关的成语,如庄严肃穆、肃然起敬等。也可以了解一些与振肃相关的历史事件,如古代的丧葬礼仪、重大纪念活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国庆节的升旗仪式上,我看到很多人神情庄重肃穆,非常庄严。2. 初中生:在毛主席纪念堂前,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神情肃穆,向伟大领袖致以敬意。3. 高中生: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与会代表们都表现出了振肃的态度,严肃认真地讨论问题。希望这份关于“振肃”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当时,秦始皇去世,天下震惊,百官和百姓都非常悲痛。在秦始皇的丧礼上,人们都穿着黑色的服装,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整个丧礼过程庄重肃穆,人们神情凝重,场面十分庄严。因此,后来人们用“振肃”来形容庄重肃穆的氛围。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庄重肃穆的场合,人们神情凝重,氛围庄严。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含有庄重肃穆氛围的场景进行类比,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振肃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振肃形容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庄重的场合或严肃的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肃穆神情和严肃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