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人或团队在某一领域具有潜力,但目前还未展现出来。也可用于鼓励或赞美那些有才华但目前未得到重视的人。
- 例句
- 1. 他是一位骥伏枥的天才,只等待着合适的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2. 这个团队中有很多骥伏枥的年轻人,他们的潜力还没有被完全发掘。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才或英才隐藏不露,待时而出。
- 基本解释
亦作“ 驥櫪 ”。亦作“ 驥伏 ”。犹老骥伏枥。喻年老而有壮志。语出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宋 陆游 《百岁》诗:“壮心空似驥伏櫪,病骨敢怀狐首丘。” 宋 京镗 《念奴娇·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词:“驥櫪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 清 蒲松龄 《上健川汪邑侯启》:“膏火烧残,欲下牛衣之泪;唾壶击缺,难消驥櫪之心。” 清 林则徐 《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骥伏枥相似的成语,例如“藏龙卧虎”、“锦上添花”等。这些成语都有着类似的意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是班里的骥伏枥,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虽然他在班级中不引人注意,但我相信他是一匹骥伏枥,只要给他机会,他一定能够闪光。3. 高中生:他一直默默努力,是一位真正的骥伏枥,等待着大学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
- 故事起源
- 《韩非子·喻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国有一匹千里马,但它长期被关在马厩中,没有人知道它的才华。直到有一天,楚王出征,他的军队在途中遇到困难,无法前进。这时,有人提醒楚王,他的马厩中有一匹千里马,楚王派人去马厩看了一眼,果然发现这匹马才华出众,于是将它带到战场上,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象征着人才的潜力和等待时机的重要性。
- 记忆技巧
- 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匹千里马被关在马厩中,等待着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将这个场景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骥”和谓语“伏枥”构成了这个成语,表示“骥伏枥”。
- 详细解释
- 骥是指千里马,伏枥是指在马厩中休息。骥伏枥比喻人才或英才隐藏在平凡的环境中,等待时机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