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蠲放的词语解释
蠲放的意思
拼音:juān fàng    注音:ㄐㄨㄢ ㄈㄤˋ
使用场景
蠲放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更多地出现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领域的讨论中。可以用来描述政府减税政策、宽恕罪行的行为,也可以用来讨论债务减免和刑罚减轻等话题。
例句
1. 政府蠲放了一部分企业的税收,以促进经济发展。2. 法院蠲放了他的刑罚,因为他表现出了悔过的态度。
基本含义
蠲放指减免和放宽,特指减税和宽恕罪行。
基本解释

(1).免罪释放。《梁书·武帝纪中》:“大运肇升,嘉庆惟始,劫贼餘口没在臺府者,悉可蠲放。”
(2).免除。 宋 范仲淹 《奏乞两府兼判》:“每至岁终,尽其减省冗费之数,增息财利之数,蠲放困穷之数,具目进呈。”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三年五月》:“检灾之蠲放分数,方田之高下土色,不公不实。”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蠲放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减税政策和刑罚减轻的实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蠲放了我们的作业,我们可以多玩一会儿了。2. 初中生:政府蠲放了一部分家庭的学杂费,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3. 高中生:法院蠲放了他的刑罚,因为他积极改造自己,表现出了悔过的态度。4. 大学生:政府蠲放了某地的债务,帮助当地恢复经济发展。5. 成年人:公司蠲放了一部分员工的工资,以应对经济困难时期。
故事起源
蠲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律历志》中,当时指的是减免人民的赋税。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延伸到减免刑罚和债务等方面。蠲放的概念在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以缓解人民的负担和维护社会秩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蠲”字与减免相关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将“放”字与放宽相关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使用联想法,将蠲放与政府减税、宽恕罪行等情景联系在一起。
词语结构
蠲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蠲”是动词,表示减免;“放”是动词,表示放宽。两个字的结合表示减免和放宽的行为。
详细解释
蠲放是指在政治、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减免和放宽的行为。在古代,蠲放主要是指减免赋税和刑罚,目的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和恢复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蠲放可以指减免税收、减免债务、宽恕罪行等。
(0)
诗文中出现“蠲放”的诗词

与赵安抚乞疏狱

小麦青青大麦熟,秧老欲移蚕欲簇。

皇天弥旬作淫雨,害及农桑一何酷。

麦枯秧腐蚕不丝,无食无衣岂能育。

使君今世贤方伯,政过龚黄同舜牧。

僦金蠲放官与私,喜气欢声倾比屋。

仁风已慰黎庶心,诚感苍穹理宜速。

胡为烝泄尚如许,阴沴干阳埋日毂。

岂惟泥泞困牛车,更恐鱼龙上平陆。

闾阎竞画指日蛮,香火遥祈上天竺。

伤和无乃有冤民,蠹政尚疑多大族。

使君有术开青天,按劾奸赃疏滞狱。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