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记忆力差,学习能力弱或思维不灵活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思维僵化的人或记忆力衰退的老年人等。
- 例句
- 1. 他的记忆力太差了,简直就是囊漏贮中。2. 这个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真是囊漏贮中。3. 老爷爷年纪大了,记忆力也越来越差,变得囊漏贮中了。
- 基本含义
- 指囊袋漏洞很多,东西装不住。比喻记忆力差,学习能力弱或思想头脑不灵活。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记忆力差或学习能力弱的成语,如“一窍不通”、“目不识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的成绩一直不好,他就是囊漏贮中。2. 初中生:那个同学学习很差,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真是囊漏贮中。3. 高中生:他的思维太僵化了,对新鲜事物毫无兴趣,真是囊漏贮中。4. 大学生:这个同学的记忆力非常差,经常忘记重要的事情,简直就是囊漏贮中。5. 老年人:年纪大了,记忆力逐渐衰退,变得囊漏贮中了。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个人非常懒惰,他的袋子经常有漏洞。有一天,他把一袋米放在袋子里,结果走回家的时候,米都掉光了。他非常苦恼,于是去找一个聪明人求助。聪明人告诉他:“你的袋子有漏洞,你应该修补它,否则无法储存东西。”从此以后,人们用“囊漏贮中”来形容记忆力差、学习能力弱或思维不灵活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袋子有漏洞的形象联系,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袋子里的东西从漏洞中掉出来,表示记忆力差或学习能力弱。
- 词语结构
- 囊漏贮中的结构是“名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 词语解释
- náng lòu zhù zhōng
囊漏贮中(囊漏貯中)
亦作“ 囊漏储中 ”。谓粮食从小器漏入大器,其实并未漏掉。常以喻实际利益并未外流。贮,盛米器,大于囊。 汉 贾谊 《新书·春秋》:“汝知小计而不知大计。 周 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弗闻歟?”《宋书·范泰传》:“未有民贫而国富,本不足而末有餘者也。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