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箨龙的词语解释
箨龙的意思
拼音:tuò lóng    注音:ㄊㄨㄛˋ ㄌㄨㄙˊ
使用场景
箨龙一词多用于形容聪明才智出众的人,可以用来称赞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
例句
1. 他真是个箨龙,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迅速找到解决的办法。2. 她的智慧和才能就像箨龙一样,让人佩服不已。
基本含义
指聪明才智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基本解释

竹笋的异名。 唐 卢仝 《寄男抱孙》诗:“籜龙正称寃,莫杀入汝口。” 宋 苏辙 《喜雨》诗:“时向林间数新竹,籜龙腾上欲迎秋。” 明 李东阳 《谢原博惠笋迭前韵》:“池凤羽毛应比秀,籜龙鳞甲漫成堆。” 清 龚自珍 《鹊楼仙》词:“籜龙昨夜叫秋空,似怨道天寒如许!”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龙的象征意义和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加深对箨龙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数学成绩很好,真是个箨龙。2. 初中生:她的演讲能力非常强,真是个箨龙。3. 高中生:他的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让人佩服,真是个箨龙。4. 大学生:她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真是个箨龙。5. 成年人:他在工作中展现出的才能和智慧让人敬佩,真是个箨龙。
故事起源
箨龙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传说。相传,箨龙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它生活在竹林中,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箨龙的皮肤像竹子一样坚韧,它的智慧和才能就像箨龙的身体一样强大。因此,箨龙成为了形容聪明才智出众的人的象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箨龙与竹子和神秘龙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图像记忆,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箨龙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箨和龙分别表示竹子的外皮和神秘生物龙,通过组合使用形成了一种比喻的意义。
详细解释
箨龙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箨指的是竹子的外皮,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生物。箨龙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才智和智慧超群,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0)
诗文中出现“箨龙”的诗词

园居荒芜春至草生日寻野蔬以供匕箸今日枯蘖间得蒸菌四五亦取食之自笑穷甚戏作此诗一首

平生嗫嚅口,出语无媚悦。

定非肉食姿,赋分在藜蕨。

侨居得空园,穷陋亦清绝。

分阴岂不惜,饱睡送日月。

芜菁不须种,众草今已茁。

朝来一雨过,青细皆可掇。

东篱有更生,杞狗仅堪捋。

乃知天随生,岂羡五鼎列。

堂萱不吾负,芽甲破春雪。

縻身荐瓢箪,解我忧思结。

荠花虽未繁,着地烂于缬。

惊雷发蒸菌,自可当夏鳖。

马兰亦芳脆,人苋固凡劣。

晴朝当炙背,俯偻事挑抉。

家人各盈襜,汲井手自挈。

满炊太仓陈,侑以冬菹冽。

盘中长阑干,置馈每虚撤。

恨无箨龙苞,此味那得阙。

长谣青青槐,馋液想庭樾。

妻孥覆相诮,男子志勋烈。

君非老浮图,菜本可长齧。

况兹闲草木,岂为刀匕设。

乃翁笑摩腹,万事付一吷。

此中有真趣,勿为儿辈说。

(0)

春日二首·其一

一雷惊起箨龙儿,戢戢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斸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0)

新竹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没春寒。

(0)

幽居初夏四首·其一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0)

喜雨

一旱经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晓未收。

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农忧。

力耕仅足公家取,遗秉休违寡妇求。

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腾上欲迎秋。

(0)

会蓬莱阁

冠裳盖座洒清风,轩外时闻韵箨龙

人面春生红玉液,银盘烟覆紫驼峰。

天涵秋色山山共,树搅乡思叶叶重。

便欲买船江北去,为怀明德更从容。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