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国都。亦引申指国家。 汉 焦赣 《易林·遯之既济》:“出门东行,日利时良,步骑与駟,经歷宗邦。”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明季流寇起衅於妇人》:“馹递一裁,倚馹递为生者无从得食,相率为盗, 闯 贼得以招集之。流毒宗邦,覆灭宗社。”
(2).父母之邦,祖国。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试观南洋 英 属诸埠,其筑路之资大半为华商集股,利之所在,人共趋之。华商何厚於 英 属而薄於宗邦?”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而景教子弟,復多出入於 日斯巴尼亚 之学校,取 亚剌伯 科学而传诸宗邦,景教国之学术,为之一振。”
(3).为世界所尊仰的文明古国。 清 王韬 《弢园文录·原学》:“ 中国 ,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 中国 而流传及外。”
- 基本含义
- 指同属一个宗族或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 详细解释
- 宗邦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宗指同一个宗族或同一个国家,邦指国家。它的含义是指同属一个宗族或同一个国家的人民。宗邦强调了人们的共同身份和归属感,表达了同一个宗族或同一个国家的人民应该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宗邦这个成语常常在描述人们的团结和合作精神时使用。它可以用来形容同一个宗族内的人们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也可以用来形容同一个国家的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想要表达人们应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时候,可以使用宗邦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宗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三十年》这本古代史书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鲁襄公的国君,他在位的时候,国家面临着外敌的侵略。襄公为了国家的安全,决定与周围的诸侯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外敌。他派使者到各个国家,请求他们与鲁国结盟。最终,得到了各国的帮助,成功地抵御了外敌的侵略。从此之后,人们用“宗邦”来形容同一个宗族或同一个国家的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的情景。
- 词语结构
- 宗邦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宗”和“邦”。
- 例句
- 1. 古人常说:“宗邦一家亲,众志成城抵御敌。”2. 在困难时期,我们要团结起来,像宗邦一样互相帮助。
-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宗邦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它的发音“zōng bāng”和它的含义“同属一个宗族或同一个国家的人民”。可以想象一个宗族或国家的人们团结一心,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宗邦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宗邦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联盟和团结故事,比如《红楼梦》中贾府和其他大户人家的联盟,以及《水浒传》中好汉们的团结抵抗。这些故事都展示了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力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应该像宗邦一样互相帮助。2. 初中生: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团结起来,像宗邦一样共同发展。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宗邦一样众志成城,共同抵御外敌。4. 大学生: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是同一个宗邦的人,应该互相关心、互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