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絮衣的词语解释
絮衣的意思
拼音:xù yī    注音:ㄒㄩˋ ㄧ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虚伪、浮华、虚有其表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缺乏实际能力或内涵的人,也可以用来描述那些空洞无物的东西或场景。
例句
1. 他的演讲只是空洞的絮衣,没有实际内容。2. 这个公司的宣传很华丽,但是产品质量却是一副絮衣。3. 别看他外表光鲜亮丽,其实是个絮衣之人。
基本含义
指用棉絮填充的衣服,比喻虚有其表、内里空洞的人或事物。
基本解释

绵衣。《汉书·晁错传》:“今降 胡义渠 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 匈奴 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尤翁》:“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虚伪、表面现象相关的成语,如“花枝招展”、“锦上添花”等,来扩展对这类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容虽然很甜美,但我觉得他是一个絮衣之人。2. 初中生:这个电视节目看起来很精彩,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絮衣之作。3. 高中生:那个政治家的演讲充满了絮衣之词,没有实际政策建议。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广告宣传很吸引人,但产品质量却是一副絮衣。5. 成年人:不要只看表面,要看内在,不要成为一个絮衣之人。
故事起源
絮衣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轼的《赤壁赋》。该赋描绘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军攻打刘备和孙权联军的赤壁之战。在赋中,苏轼描述了曹操为了鼓舞士气,让人购买了一大批絮衣来填充士兵的盔甲。这些絮衣看起来华丽,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任何保护作用。因此,苏轼用“絮衣”一词来比喻虚有其表、内里空洞的人或事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华丽的絮衣,但当你仔细观察时,你会发现这个絮衣里面是空的,没有实质内容。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絮”是用棉絮填充的意思,第二个字“衣”是指衣服。结构简单,意义明确。
详细解释
絮衣成语源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一番番遣人买絮衣,一番番催着裁缝。”原意是指用棉絮填充的衣服。后来,这个词语逐渐引申为形容外表看似华丽,实际上内里空洞、无实质内容的人或事物。
(0)
诗文中出现“絮衣”的诗词

自咏

细故随缘尽,衰形具体微。

斗闲僧尚闹,较瘦鹤犹肥。

老遣宽裁袜,寒教厚絮衣

马从衔草展,鸡任啄笼飞。

只要天和在,无令物性违。

自馀君莫问,何是复何非。

(0)

木绵花歌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

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

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英拟化珊瑚树。

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0)

暮春醉游

东风飘飘吹絮衣,沉醉不忧生计微。

粤台云朗木客啸,珠寺花深江燕飞。

山川有恨天相罩,薇蕨无言春自晖。

已抛簪弁逐渔钓,浩浩放歌明月矶。

(0)

冬日晓望

寒风薄絮衣,落木纷骚屑。

江红有断霞,山碧无留雪。

隔水一声鸡,悠悠送残月。

(0)

赠道者

晏来知养气,度日语时稀。

到处留丹井,终寒不絮衣

病乡多惠药,鬼俗有符威。

自说身轻健,今年数梦飞。

(0)

田舍二首·其一

雨逗馀寒晓露浓,絮衣著破索重缝。

清狂昔作戴花监,衰病今为卖菜佣。

负耒耦耕沮桀溺,操盂三祝弃句龙。

暮年饱识西畴事,不问家丘问老农。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